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伽师县

伽师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新疆疏勒府。治所在牌素巴特回庄(今新疆伽师县)。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1930年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 6670 平方千米。人口32.8万。县人民政府驻巴仁镇。伽师又称“排孜阿瓦提”(维吾尔语),意为“美好、繁荣昌盛之地”。传说在17世纪以前,这里原是一片荒漠地带,以后陆续有人前来开垦种植、放牧牲畜。当时有一名叫排孜拉苏皮的人带领群众疏通了克孜勒博依、排孜阿瓦提两条河渠,使之变成水源丰富、五谷丰登、树木葱翠的繁荣之地。从此人们称其为“排孜祖勒阿巴特”,后变音为“排孜阿瓦提”。伽师设县前一直为古疏勒国属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伽师县,属喀什噶尔道。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1949年属喀什专区,1955年直属喀什行政公署,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1970年属喀什地区。1977年划归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80年复归喀什地区管辖。排孜阿瓦提河、克孜勒河、台勒维切克河横贯境内。主要灌渠有克孜勒博依、红旗、夏普吐勒、胜利和夏阿瓦提等。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稻和棉花、油菜籽、蔬菜、西瓜;土特产有甜瓜、茴香、甘草。尤以“伽师瓜”久负盛名,并远销内地和国外。有黄羊、野猪、狐狸、天鹅和红柳、薄草、骆驼刺等野生动植物。


猜你喜欢

  • 天全州

    清雍正八年(1730)改天全六番招讨司置,属雅州府。治所在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咸丰《天全州志》卷1:天全山“在治北四十里。州因此山名也”。1913年改为天全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天全六番招

  • 巨里城

    又名巨合城。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后汉书·耿弇传》:建武五年(29),张步将费邑守历下,“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邑趣救,弇“即分三千人守巨里, 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合城,大破之,

  • 銮州长官司

    元改鸾州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北二十里。明洪武初废入南丹州。元改鸾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明洪武初废。

  • 五星县

    1935年1月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由柞水县析置,治红岩寺(今陕西柞水县东红岩寺)。同年7月红军北上抗日,县制撤销。旧县名。(1)鄂豫皖苏区设。1929年由安徽省金寨县南部及霍山县西部燕子河一带析置。193

  • 浦阳县

    ①西晋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荣市东南。南朝宋为九德郡治。齐属九德郡。隋属日南郡。唐属驩州。唐末废。②唐天宝十三年 (754) 分义乌、兰溪、富阳三县置,属东阳郡(后改婺州)。治所即今浙江浦江

  • 泽州府

    清雍正六年 (1728) 升泽州置,治所在凤台县 (今山西晋城市)。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阳城、高平、陵川等县地。1912年废。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泽州置,治凤台县(今山西晋城市)。辖境约

  • 右江

    亦名右溪。在今广西西部,为郁江上源之一。《寰宇记》卷166邕州:“右水源出西北田州,流入郁江。”《明一统志》卷85田州府:右江“在府城东南。源出云南富州,历上林洞,至本府流入南宁府界”。右江主源为驮娘

  • 什布奇山口

    又作拉容玛山口。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西。藏语意为阴坡舒适山口。原属札布让宗,南有高山,北近象泉河,海拔高程3100多米。地势较低,气候宜人,一年四季均可通行。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香

  • 连山厅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升连山县置,属广东省。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1912年复改连山县。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升连山县置,治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直隶

  • 东社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东二十二里东社乡。旧属南通县。民国《南通县图志》卷1有东社。为海滨三余镇入县孔道。(1)在山西省原平市东南部。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王东社,人口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