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余庆县

余庆县

①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余庆长官司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清属平越州。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

②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置,属绥化府。治所在余庆街(今黑龙江省庆安县)。1914年改名庆城县。


(1)古旧县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置,治余庆街(今黑龙江庆安县庆安镇)。属绥化府。1914年更名庆城县。(2)今县名。在贵州省北部乌江中游。属遵义市。面积 1623 平方千米。人口约28.4万。辖9镇、1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白泥镇。元末置余庆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置余庆长官司,治今县西北敖溪镇。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余庆、白泥二长官司地置县,治今白泥镇,属平越府。清嘉庆三年(1798年)属平越直隶州。1913年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镇远专区,1956年划属遵义专区。1958年并入湄潭县,1961年复置余庆县。1970年属遵义地区,1997年属遵义市。乌江由西向东流贯中部,江北以低山丘陵为主,江南以中、低山为主,东南部余庆盆地是省内著名的万亩坝子之一。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油菜籽、烤烟等。经济林木有油桐、大漆树、乌桕、棕榈。是省烤烟、油菜籽基地县之一。矿产有煤、磷、硫铁等。有酿酒、烤烟、粮油加工、造纸、采煤、食品等工业。构皮滩电站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湄黄公路、久铜公路经此。纪念地有龙家万丈坑红军墓和红军抢渡乌江的回龙场渡口。名胜古迹有文峰塔、他山、乾隆洞及大乌江旅游区。


猜你喜欢

  • 洛川县

    ①十六国后秦置,属长城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旧县镇北三十里。《元和志》 卷3洛川县: “以县界有洛川水为名。” 后废。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为鄜城郡治。治所在高槐 (今洛川县东北十里安宫村)。隋开皇

  • 乌碣岩

    在今朝鲜钟城附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战败乌拉部布占泰于此。在今朝鲜钟城附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战败乌拉部布占泰于此。

  • 白岁山

    亦作百岁山。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3平茶洞长官司:白岁山在“司西三十里。高耸插天。土人以山积雪则有年,故名”。

  • 卓索图盟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明末,蒙古喀喇沁部、(东) 土默特部归附后金,喀喇沁部先后编为三旗,土默特部编为二旗,合为一盟,会盟地定于土默特右旗境内的卓索图 (在今辽宁北票市境),故名。隶理藩院,并受热河都统节

  • 白塔岭

    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十里,今名东白塔岭。滨海。旧为驿路所经。清于此设千总驻守。

  • 西林守捉

    唐置,在今新疆精河县东。《新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渡黑水,七十里有黑水守捉,又七十里有东林守捉,又七十里有西林守捉。”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东境。

  • 不鲁思河

    又作不鲁失、不里郁思。元代称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间的一段金沙江为不鲁思河。《元一统志》丽江路:“考今沿革图志:本路出金。有江曰丽江,古谓丽水,白夷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犁

  • 陵岩寺

    隋建。在今安徽泾县西,唐李白曾游此。作有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诗。

  • 永宁砦

    北宋建隆二年(961)置,属秦州(后属通远军)。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四十里铺附近。崇宁三年(1104)升为永宁县。金复降为砦,属巩州。元废。

  • 乌仑砦

    北宋置,属通远县。在今甘肃环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7环县:乌仑城“以乌仑山而名。为戍守要地”。金称乌伦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