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赵川关
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十里。《清一统志·卫辉府二》: 侯赵川关,“ 《县志》: 关北接林虑,西接陵川,重山四障,俨若城郭。明洪武三年设巡司戍守。其西为雁翅坡,连山跨水,关门险隘天成”。
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十里。《清一统志·卫辉府二》: 侯赵川关,“ 《县志》: 关北接林虑,西接陵川,重山四障,俨若城郭。明洪武三年设巡司戍守。其西为雁翅坡,连山跨水,关门险隘天成”。
即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治。《清一统志·安西直隶州》: 党城 “在敦煌县南一百六十里党河口,建置不知所始。城基尚存”。1953年肃北蒙族自治区 (后改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迁治于此。
北魏太和四年(480)置,属修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北周废。见“平乐道”。
一作按兔爪儿简寨。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腰站附近。原属建州女真苏克苏浒河(苏苏河)部,明万历十三年(1585)为努尔哈赤所并。《清史稿·太祖本纪》:乙酉年(明万历十三年,1585)“秋九月,攻安土瓜尔佳城
元至正二十年 (1360) 朱元璋改袁州路置,治所在宜春县 (今江西宜春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春、萍乡二市及万载、分宜县地。1912年废。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改袁州路为府,治所、辖境同袁州
清嘉庆十三年 (1808)置,属嘉定府。治所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大堡镇。取位于峨眉山之边为名。1914年改为峨边县。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置,治今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乡。属嘉定府。19
即女菁平。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宋史·张珏传》:珏曰:“芜菁平、母德、彰城,汪帅劲兵所聚也,吾出不意而攻之,马鬃必顾其后, 不暇城矣。”
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交界之瑚布图河。《清史稿·地理志》 东宁厅:大绥芬河“径城北,南大瑚布图河,北缘俄东海滨省界,合小瑚布图河来会入之”。
①即今广东饶平县南八里大澳村。清置大澳汛并设外委把总驻防。②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平东南。清设水师千总防守。乾隆三十一年(1766)移新宁县丞驻此。集镇名。在福建省霞浦县南部、西洋岛南岸。海岛乡人民政府驻地
又名思贤堂。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6:“思贤堂,旧名思贤亭,以祠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后改曰三贤堂。绍兴二十八年,郡守蒋璨建。三十二年郡守洪遵又益以王仲舒及范文正公二像,更名
国名。王治卑品城,在今新疆民丰县南吕什塔吾山北麓,尼雅河上游十万铁里木一带。汉初属匈奴。宣帝神爵二年(前60)属西城都护。东汉时为鄯善所并。后复立,三国魏晋属于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