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凤县

凤县

明洪武七年(1374)降凤州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50年迁驻双石铺(今凤县)。


在陕西省西部秦岭山区,西邻甘肃省。属宝鸡市。面积3187平方千米。人口9.9万。辖10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双石铺镇。《元和郡县志》凤州:“因州境有鸑鷟山为名。按成州同谷县本是凤州西界,县南有凤凰山,因为州名。”《方舆胜览》载:“有周之兴,鸑鷟尝鸣于岐,翱翔至于南而集焉,是以西岐曰凤翔府,南岐曰凤州,”县袭州名。南岐即境内南岐山。秦于今凤县东北,与宝鸡市西南交界处设故道县,属汉中郡。西汉属武都郡。西晋永嘉后废。北魏太和元年(477年)于今凤县东北凤州镇设梁泉县,移固道郡治此。孝昌中又于固道郡置南岐州。西魏固道郡改称归真郡。废帝三年(554年)南岐州改称凤州。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存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河池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凤州,在北部析梁泉县地设黄花县。宝历元年(825年)废黄花县入梁泉县。蒙古至元五年(1268年)废梁泉县,辖地划归凤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凤州为县,属凤翔府,后属汉中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县治迁黄牛铺,属宝鸡分区。1950年5月属陕南行政区,同年11月县驻地迁双石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58年省留坝县并入。1960年属宝鸡市。1961年留坝县复析出,属宝鸡专区。1969年属宝鸡地区,1971年属宝鸡市。地处秦岭山区。嘉陵江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为主。特产“凤党”、“凤椒”。盛产核桃、苹果及生漆等药材。有铅、锌、铁、锑、煤、磷、大理石等矿。工业以化肥、农机、采矿等为主。宝成铁路、宝汉公路经此,为凤太公路起点。古迹有褒斜、连云、陈仓等古栈道遗迹。


猜你喜欢

  • 和硕特北右末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天峻县西北。后迁今德令哈市西。《清史稿·地理志》 北右末旗: “牧地在布喀河源沙尔诺尔之西。东至色尔柯克达巴,南至察罕陀罗海,西至萨尔鲁克,北至库尔鲁

  • 大虹桥

    在今浙江龙游县南。《方舆纪要》卷93龙游县:大虹桥“在县南,路出遂昌。山岩高险,阻塞难行。天顺四年,令王瓒凿石构桥,遂为通道”。

  • 马蹄寺石窟群

    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河西岸。石窟群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和千佛洞等七窟。开凿年代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年代较早的有金塔寺东、西窟和千佛洞第1、2窟。窟内造像题材和造像样式与迁洛前

  • 营州卫

    明置营州左、右、前、中屯卫,属大宁都司。皆在今河北省东北部。左屯卫治顺义县 (今北京市顺义县),右屯卫治蓟州 (今天津市蓟县),中屯卫治平谷县 (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前屯卫治三河 (今河北三河市)。清

  • 马鬣山

    在今蒙古国西南。《新唐书·回纥传》:回纥“与薛延陀共攻突厥北边,颉利遣欲谷设领骑十万讨之,菩萨身将五千骑破之马鬣山,追至天山,大俘其部人,声震北方”。天山即今蒙古国之杭爱山。

  • 雅州府

    清雍正七年 (1729) 升雅州置,属四川省。治所在雅安县 (今四川雅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色达、丹巴、卢山、名山、汉源以西,得荣、九龙以北,西藏江达、贡觉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 升打箭炉厅

  • 石关峒长官司

    明宣德三年(1428)置,属金峒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后废。

  • 特讷格尔

    即今新疆阜康市。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 特讷格尔,“准语 (蒙古语),谓平地也。地形平坦,故名”。

  • 英巨山

    在今江西临川市东。《清一统志 ·抚州府一》: 英巨山 “在临川县东三十五里。荀伯子 《临川记》: 岩内有石人,坐盘石上,体尘秽则兴风,润则致雨,晴则遍体鲜洁,如王莹净”。

  • 阿什河

    ①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阿城县, 土名阿什河。”②古名按出虎水、阿触胡河、阿术火河、阿勒楚喀河。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五常等市县境。源出尚志市西南,西北流,在哈尔滨市东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