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刘河镇

刘河镇

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浏河镇。元名刘家港,为海运漕粮出海口。明于此置巡司,为对外贸易港口。郑和七次下西洋,亦由此出海。嘉靖年间筑城浚濠,万历初改置游击营。清改名刘河镇,设有水师游击,有州同驻此。


(1)在河南省荥阳市南部。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刘河,人口 1370。以村中有河,清初刘姓迁此得名。1951年设刘河区,1965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等。有机械、水泥等厂。村东有王河煤矿。郑刘、荥庙公路交会于此。(2)在湖北省蕲春县中部。面积214.6平方千米。人口9万。因河而得名。镇人民政府驻刘河,人口 8110。解放初为刘河区,1958年为红旗公社,1978年复刘河区。1987年改置镇。2001年大公乡并入。地处蕲河两岸。主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花生、豆类等,盛产板栗。有塑料化工、建材、农机、工艺、粮食加工等厂。为县中部物资集散地。三下、刘黄、株刘等公路会此。


猜你喜欢

  • 河阳郡

    ①西晋永嘉五年 (311) 析云南、永昌两郡置,属宁州。治所在河阳县 (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洱海东岸大成村)。辖境约比今云南洱海周围大,北到丽江、永胜,西到云龙。东晋析置西河阳郡后,辖境仅包有今洱

  • 罗刹江

    即浙江。在今浙江省西北部。《方舆纪要》卷89: 浙江 “亦曰罗刹江。《志》 云: 取风涛险恶之意”。民国 《重修浙江通志稿·地理》: “秦望山附近古有罗刹石,横截江涛,极为险恶,故钱塘江旧有罗刹江之名

  • 角杯村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角杯乡。清雍正九年(1731)移吴王寨巡司于此。后废。

  • 阙林山

    即开林山。在今湖北谷城县北四里。《水经·沔水注》: “沔水又南径阙林山东,本郡陆道之所由。” 《隋书·地理志》 襄阳郡谷城县: “有阙林山。”

  • 合波镇

    金置,属蒲台县。在今山东滨州市南或博兴县北。

  • 吕堰

    即今湖北襄阳县北古驿镇。《宋史·孟珙传》:“金人犯吕堰,珙……亟命诸军追击吕堰,进逼大河,退逼山险,砦军四合,金人弃辎重走。”明置驿。清置巡司于此。即今湖北省襄樊市北吕堰驿。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

  • 安化厅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属庆远府。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1912年改为安化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分思恩县北部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辖境相当今

  • 飞泉岭

    在今广东丰顺县南蓝田。《清一统志·潮州府》 “飞泉岭”条引《广东通志》:“岭在揭阳山西。壁立万仞,周数十里,层峦叠��,人迹罕至,有泉飞空而下,如瀑布。因名。”

  • 佛思亨站

    一作白杨木站。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东五站乡。后废。

  • 野狐桥寨

    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曹家寨” 条下: “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