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麂山

北麂山

即今浙江平阳县东北麂山列岛。明《郑和航海图》作“东洛山”。民国《瑞安县志》卷3载:“北麂山高167.7公尺,一名北岐山,又名东洛山。前清乾隆年间,海盗蔡牵盘踞,抗拒提督李长庚之师。今山中之大校场、小校场、东水门、西水门等名称均牵所署。”


猜你喜欢

  • 㟙山

    ① 一作蜡山。 又名雀山。 在今山东烟台市南㟙山。 清光绪 《登州府志》 卷3: 㟙山 “山麓有温泉”。②即鹊山。今山东济南市北鹊山。即“鹊山(2)”。

  • ①春秋秦邑。在今陕西澄城县南。《左传》:文公四年(前623),“晋侯伐秦,围邧、新城”。②即阮国。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古邑名。又作刓。春秋秦邑,在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史记·十二诸侯表》:秦穆公三十七

  • 溷崖

    ①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大佛岩。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伏行地中,会江南安,触山胁溷崖,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历代患之。(李) 冰发卒凿平溷崖,通正水道。”②又名龟都

  • 宣风驿

    北宋置,属萍乡县。即今江西萍乡市东宣风镇。明于此设宣风公馆。北宋置,即今江西省萍乡市东宣风镇。后改宣风镇。

  • 东随安郡

    南齐置,属司州。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后废。

  • 锦州市

    1937年析锦县置,属辽宁省。治所在锦县 (今锦州市)。《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 《山川》: 锦川 “在锦州城西,一曰锦水,州以此名”。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6: “小凌河又名锦川。”此河

  • 二十四湖

    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二十四湖“在青阳县东北二十里。夏秋潮涨,汪洋千顷,冬春则涸,连亘平野。旧属大通河泊所”。在今安徽省青阳县东北。夏秋涨潮时湖面可达千顷;冬夏则涸,连亘平野。今

  • 马家口

    ①在今天津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3静海县:马家口“在天津卫东南二里”。又清光绪《畿辅通志》卷22:“在天津县东南,泄南淀之水。”②即马颊口。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水经·济水注》:“马颊水又东北流,径

  • 通海湖

    杞麓湖的别称。在今云南通海县东北部。《元混一方舆胜览》: 通海湖 “秀山临其上”。《明一统志》 卷86临安府: 通海湖 “在通海县北三里。源自河西县,流注为湖,周八十里。相传昔水涝不通,有僧于县治东北

  • 涂 (塗) 松镇

    又名杜松。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三十五里涂松。《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 涂松镇 “镇有涂松冈,因名。《志》 云: 镇西达沙头,东连龙市,东北为横泾及甘草泾。东南为七鸦浦及茜泾,盖水陆交会处也。自唐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