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步泾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北二十里茜步泾。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华亭县东北有“千步泾”。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北二十里茜步泾。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华亭县东北有“千步泾”。
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尺牍村。1960年并入丁青县。“尺牍”,藏语意为万石。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城西北尺牍。1960年与丁青、色扎二宗合并,改置丁青县。
在今广西宁明县西北明江岸边的花山峭壁上。清光绪《宁明州志》卷上: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革一带两岸,石壁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清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洪口场 “离城一百六十里”。1933年川陕省洪口特别区苏维埃政府驻此。
①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北二十五里土城子镇。清于此设巡检、千总驻守。②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城子乡。清属多伦诺尔厅,于此置汛。③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汉为定襄郡成乐县治所。集镇名。
即今四川阆中市西北思依镇。《清一统志·保宁府二》: 思依堡 “在南部县西北思依山”。
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清嘉庆《马边厅志略》 卷2: 侧耳崖在 “治西二十余里。峭壁临江,缘岩凿路,仅可通一人,为达犍、嘉要道”。
①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徙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县北)。三国魏徙治新息
在今河南桐柏县西。《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817) 三月,李愬讨吴元济,“自唐州徙屯宜阳栅”。即此。又名新兴栅。在今河南省桐柏县西。《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讨吴元济,“自唐
又名龙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八里。《清一统志·泰安府一》:龙山“《旧志》:一名金螺山,亦曰白佛山”。山南有石窟造像。共三窟:隋窟在中,称“大佛洞”,正中圆雕释迦结跏趺坐像,高4.7米,斜披袈裟,赤足,作
亦作旺清河、大汪清河。在今吉林汪清县东。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十三道噶雅河“又东南径东崴子,大小旺清河合诸水自东来入之。大旺清河出珲春东北山,西流一百五十余里,小旺清河自东北来,凡行百余里合尖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