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左翼次旗
即和硕特南左翼次旗。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
即和硕特南左翼次旗。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
一名母子山。在今陕西西乡县东南二十里。《清一统志·汉中府一》:午子山“三峰削立,二水环流,山岭有洞四五,深不可测。风出入有声,谓之风洞,亦谓之午子洞”。原称武子山。在陕西省西乡县城东南。山清水秀,林木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一百里五山。《水经·潍水注》: “潍水导源潍山。” 东汉许慎 《说文》: “吕忱云: 潍水出箕屋山。” 《淮南子·墜形训》: “维出覆舟。” 盖一山而异名。
明洪武中改兴州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永乐元年(1403)移治丰润县(今河北丰润县)。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河北省承德市西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属北平行都司。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有里遂、外遂二河。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5: “里遂黑河在上都牧厂东南界,土人呼额伯里遂黑河。在独石口东南五十里。源出兴安山东南,流至龙潭会白河。外遂黑河在牧厂东南界,独石口东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周书·于翼传》:建德二年(573),“时属大旱,涢水绝流。旧俗,每逢亢阳,祷白兆山祈雨”。《寰宇记》卷132安陆县:白兆山在“县西三十里”。《明一统志》卷61德安府:白兆山“上有桃
明中叶后称台湾为东番,意谓在祖国大陆的东方番族聚居之地。陈第著有《东番记》。明中叶后称今台湾土著为“东番”,推衍为指台湾全岛,意即“福建东域番族聚居之地”。明陈第有《东番记》,张燮《东西洋考》有《东番
一名勇士城。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筑。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东。《水经·河水注》: “有东西二苑城,相去七里。西城即乞佛所都也。”
即霍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浩罕。
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俄罗斯境博尔集亚东南。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0《北徼喀伦考》作“苏克特依”。
①即今广东高州市西沙田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西之下四十里沙田墟。”②即今广西贺县西南沙田镇。明置沙田寨巡司。③即今广西玉林市南八十里沙田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郁林州图:南有沙田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