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驿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三十里南津镇。《方舆纪要》 卷67资阳县: 资阳镇,“ 《志》 云: 县东三十里有南津驿,镇与驿相连。正德十三年徙镇于今所,有巡司戍守”。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三十里南津镇。《方舆纪要》 卷67资阳县: 资阳镇,“ 《志》 云: 县东三十里有南津驿,镇与驿相连。正德十三年徙镇于今所,有巡司戍守”。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中部或北京市西南部。东汉废。
宋置,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湖熟镇。汉、晋为湖熟县治。1950年曾在附近发现商周时期青铜文化遗址,后被命名为 “湖熟文化”。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部,跨秦淮河支流句容河两岸,南邻句容市。面积109平方千米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驻地察素齐镇。清范昭逵 《从西纪略》 三: 康熙五十八年 (1719) 六月,“十四日蚤行,三十里至插苏扎营。插苏,犹华言纸也。亦元时造写经纸于此者”。
即滴澄河。今贵州修文县西猫跳河。《明史·地理志》 威清卫: “西有的澄河,即陆广河上流。”
即岭表。指今广东、广西、海南 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后汉书· 南蛮传》: 建武十九年(43),马援破交趾,进击九真,破降之,“于是领表悉平”。古地区名。领,一作岭。《后汉书·南蛮传》:东汉建武十九年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北隅。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孙权母吴夫人舍宅为寺,名通玄寺。唐开元年间改为开元寺。后毁。五代周显德年间就其遗址建为报恩寺。因位于城北,今又名北寺。寺内有塔,始建于南朝梁时,初为十一层,
①在今河北武邑县北。《方舆纪要》卷14武邑县“洚水”条下载:“《志》云:县北三十里有夹河,自清漳河分流,入衡水县界,流经县北,又东入滹沱河。明建文二年,燕兵败盛庸于夹河,即此也。盖洚水之别名矣。”②黄
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曹家寨” 条下: “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
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水经·浍水注》:“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
①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三江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会县东南有三江墟。②即今广东三水市东北乐平镇南三江墟。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三水县东北有三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