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阳县

南阳县

①南朝宋置,属北阴平郡。治所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南泉镇和兴场。西魏废。

②北魏改阳亭县置,为魏兴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山阳县西北。隋开皇初废入丰阳县。

③北魏太和三年 (479) 置,属丹杨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东三十里。七年 (483) 废。后复置。北齐废。

④北魏置,为广州南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郏县西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期城县。

⑤北魏孝昌中侨置,属襄州期城郡。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附近。后废。

⑥南朝梁侨置,为彭、沛二郡治。治所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南。《魏书·地形志》 楚州: “彭、沛二郡,领县三: 南阳,有曲阳城、中阳、洛阳。” 东魏以后废。

⑦西魏置,属蔡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三十二里。后改为双泉县。

⑧东魏武定中侨置,为南广州南阳侨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襄城县境。北周废。

⑨隋开皇初改上宛县置,属邓州。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大业初属南阳郡。唐武德三年 (620) 为宛州治。贞观八年 (634) 属邓州。金末为申州治。元至元八年 (1271) 为南阳府治。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⑩即广阳县。治所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广阳镇。《隋书·地理志》 宣城郡泾县: “平陈省安吴、南阳二县入焉。”


(1)古县名。(1)北魏太和三年(479年)置,治今河南省沈丘县北。属丹阳郡。东魏废。(2)东魏置,治今河南省郏县西北。属南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期城县。(2)古旧县名。隋开皇初改上宛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属邓州。唐武德三年(620年)为宛州治,旋仍属邓州。金末为申州治,元、明、清为南阳府治。1960年并入南阳市。1961年复设。1994年撤销,并入南阳市(地级)。


猜你喜欢

  • 武建郡

    南朝梁置,属雍州。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北周废入汉南县。

  • 榆木川

    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境。一说在今多伦县西北。《明史· 成祖三》: 永乐二十二年(1424),以蒙古太师 (明封和宁王) 扰边,朱棣率师北征,六月班师,七月 “己丑,次苍崖戍,不豫。庚寅,至榆木川,

  • 庙宇漕镇

    即庙漕场。今四川巫山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庙宇镇。

  • 大湖墟

    即今福建永安市北大湖镇。《清一统志·延平府》“西洋墟”条下:“岭后墟,在县北二十余里留坊,相近有大湖墟。”

  • 火烟驿

    明置,在今广西横县西、郁江北岸。《方舆纪要》卷110永淳县:火烟驿在“县南六十里。水驿也。旧名罗帏站,明初改今名”。

  • 天津府

    清雍正九年(1731)改天津州置,属直隶。治所在天津县(今天津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及所辖静海县、河北沧县、青县及南皮县以东;山东庆云县以北地。1913年废。清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置,治天津

  • 黄鱼硚铺

    即今贵州绥阳县西北黄鱼乡。《清一统志·遵义府》 “中堡铺” 条下: 又有 “黄鱼硚铺”等,皆戍守处。

  • 金台 (臺) 场

    即今四川南充县北金台镇。民国《南充县志》 卷1: 金台场 “在治北四十五里金台坝上。兴市于嘉庆乙卯。铺户九十余家,为北区第二大镇”。

  • 赤麻径

    在今广东高明市(高明镇)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明县:赤麻径“在县(治今明城镇)东南三十里, 为新会贼往来门户,……设官兵戍守”。

  • 南梁北巴州

    南朝梁天监八年 (509) 置,为双头州。治所在北巴西郡 (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南部、西充等市县地。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为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