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孜宗
一作喀则宗。即今西藏当雄县西南霍若挖怕郎村(喀则)。
一作喀则宗。即今西藏当雄县西南霍若挖怕郎村(喀则)。
北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三十里。《宋史·地理志》 延安府:石堡砦“崇宁三年进筑,赐名威德军,五年复为砦。国初尝置城,至道后废之,地在延州北”。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1黄平州: 梯子山在 “州西北五十里。山最高,中有一径至山之巅,屈曲陡峻,梯石为磴而上”。
元延祐六年 (1319) 改昌州置,属兴和路。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淖尔旁。明废。元延祐六年(1319年)改昌州置,治今河北省沽源县西九连城。属兴和路。明洪武中废。
唐置,属彭州。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八十五里白水关堡 (俗名卡房)。
一名兽窟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南七里。《元和志》 卷25润州丹徒县: “兽窟山,一名招隐山。在县西南九里。即隐士戴颙之所居也。” 《寰宇记》 卷89润州丹徒县: 招隐山 “梁昭明太子曾游此山读书,因名招隐
在今河南新野县东。《汉书·王莽传》 哀帝下诏曰: “以黄邮聚户三百五十益封莽。” 《后汉书·岑彭传》: “令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余人南击秦丰,拔黄邮。”
亦名富禄镇。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明史·广西土司传》: 万历初,洛容县僮民起事,李锡等率兵镇压,“后残僮黄朝贵复合融县瑶号万人,声言欲入富福镇”。即此。
即今河南虞城县南五十里杜集镇。旧属商丘县。清光绪《商丘县志》卷1《市集》:“杜家集,距城六十里。”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乖西府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后废。永乐元年 (1403) 复置,属贵州都司。清乾隆年间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乖西府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辖境
即一全坞。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注引《杜氏新书》曰:“恕遂去京师,营宜阳一泉坞,因其垒壍之固,小大家焉。”即“一全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