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卢山

卢山

①又作卢源山。在今江西万安县东。《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卢山“在县东五十里。高百余丈。诸峰环列如屏,下有水,源出城江口”。

②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元于钦《齐乘》卷1:芦山“黄县南四十里。山下有真君宫。金县尹陈公碑云:芦童子,晋时人。九岁居此山,食茯苓升仙,唐封冲禧真君”。

③在今山东烟台市宁海镇东十八里。《寰宇记》卷20牟平县:卢山“北与东牟县岘山相连,岘山正北至海一百里,有望海台”。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7谓“其实此山去海十许里”,百里当为十里之讹。

④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南三十里。本名故山。《水经·潍水注》:“潍水又北右合卢水,即久台水也。《地理志》曰:水出琅邪横县故山, 王莽之令丘也。山在东武县故城东南,世谓之卢山也。”宋苏轼《超然台记》:“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⑤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北。《元和志》卷32卢山县:卢山“在县西北九里。其山西北连延入夷僚界,正北即邛州火井县界”。《方舆纪要》卷72芦山县:卢山,“《寰宇记》:卢山高八里,束道控川,横亘于邛州火井县界,青衣水出焉”。

⑥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七十里卢山镇。《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卢山在“(卢山长官司)司治南。极高。旁有三石峡如门,盘旋而上,顶平广可容千人。有泉池, 田土可耕食,盖乡人避兵处也”。


猜你喜欢

  • 洞口瀑泉

    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西南。《方舆纪要》 卷67威州: 洞口瀑泉 “在州治西南五里。其源极远,自半空直下,喷流数千尺,居民资以灌溉”。

  • 波罗

    即今西藏察隅县西北波罗。清末刘赞廷 《波密日记》: “由科麦县至察隅县,计程六百三十五里。由县治西南行,三十里俄京宿,一百二十里至波罗宿。” 即此。“波罗”,藏语意为搬回。相传当地人是从外地迁回来的。

  • 河西五郡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 (前121) 匈奴昆邪王降汉后,以其故地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至昭帝始元六年 (前81) 于今湟水流域又置金城郡。合称河西五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昆邪王降汉后,以

  • 威远炮 (礮) 台 (臺)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虎门镇西威远岛。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73兵防: 东莞县有 “左哨外委千总,分防威远炮台汛”。炮台遗址尚存。

  • 番阳县

    西汉改番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古县渡镇。《汉书·地理志》 作 “鄱阳”,乃后人从 《续汉书·郡国志》 增邑旁。(番pó) 古县名。西汉改番县置,治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古县渡。属豫章郡。东

  • 南县

    1913年改南洲厅置,属湖南湘江道。治所即今湖南南县。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北部洞庭湖畔。属益阳市。面积 1321 平方千米。人口73.6万。辖12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南洲镇。清咸丰年间湖

  • 秋瑾故居

    在今浙江绍兴市城南和畅堂23号。原系明代大学士朱庚别墅的一部分,清代重建,秋瑾的祖父秋嘉禾自福建去官返乡后典进此屋。少年时代的秋瑾曾在此研读经史,也是秋瑾密商起义大计的重要场所。在浙江省绍兴市南和畅堂

  • 郁 (鬱) 即长官司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叠溪千户所。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团结村。《方舆纪要》 卷73叠溪所: 郁即长官司在 “所西十五里。……领松坪等五砦”。清初废。

  • 蓼洲

    又名谷鹿洲、軥洲。 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西南南塘湾外。《水经·赣水注》: “赣水又径谷鹿洲,即蓼子洲也。旧作大艑处。” 《寰宇记》 卷106南昌县: “蓼洲在城西一里。两洲相并,水

  • 泄水

    相当于今安徽霍邱县东之东汲河。《水经·泄水注》: “泄水出博安县,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西北入于淮。”古水名。据《水经注·泄水》,自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分沘水(今淠河)西北出,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