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拱县
1913年改台拱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改名台江县。
旧县名。1913年由台拱厅改置,治今贵州省台江县驻地台拱镇。1941年与丹江县东部地区合置台江县,由台拱、丹江各取一字为名。驻地仍在台拱镇。
1913年改台拱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改名台江县。
旧县名。1913年由台拱厅改置,治今贵州省台江县驻地台拱镇。1941年与丹江县东部地区合置台江县,由台拱、丹江各取一字为名。驻地仍在台拱镇。
在今江西玉山县城西。《清一统志·广信府二》:怀玉驿“在玉山县治西。宋置,明为水马驿,今裁”。北宋置,在今江西省玉山县西。属信州。南宋因之。后废。
秦置,属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西汉属郁林郡。东汉时改为中溜县。三国吴复名中留县。西晋废。东晋复置。南朝宋为桂林郡治。齐属桂林郡。隋开皇十一年(591)省入桂林县。又作中溜县(《续汉书·郡国志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十七里。《明史·地理志》 龙里卫:“又西有长冲关。”
明嘉靖十九年(1540)建,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二十里沙河镇。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巩华城“南北径二里,东西径二里。门四:南曰拱京,制如午门,北曰展思,东曰镇辽,西曰威漠。行宫在城之中”。又称巩华
即今广东清远市、清新县西北之滨江,为北江支流。《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政宾江 “在清远县西北六十里。源出大罗山,流经临汉峡,又南入浈”。
①唐方镇名。浙江西道的简称。②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1)唐方镇名。见“浙江西道”。(2)路名。见“两浙西路”。(3)地区名。指浙江省钱塘江(古称浙江)西北地区。包括杭州市、湖州市西部辖境。东汉顺帝永建
1917年由商都牧厂及张北、兴和、陶林等县部分地区设置,属察哈尔特别区。治所在原兴和县七台 (今内蒙古商都县)。1918年改设商都县。以商都河为名。
即今浙江乐清市南三十里黄华镇。《方舆纪要》 卷94乐清县: 黄华水寨 “在县西南盘石卫东三十里。东接大海、大小门、霓奥,南枕港口,乃温州之咽喉也”。
即上、下罗计堡合称。上罗计堡在今四川珙县南七十里上罗镇; 下罗计堡在今四川珙县西南五十里下罗乡 (老堡场)。明于两处调叙南卫官兵戍守。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置,属镇西府。治所在靖远城 (今新疆奇台县东南九十里老奇台镇)。以奇台堡为名。咸丰三年 (1853) 改属迪化州。光绪十二年 (1886) 属迪化府。十五年 (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