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舒铁路
从今吉林省吉林市以东的龙潭山至黑龙江省舒兰市。长77.8公里。是联络吉海与拉滨线的联络线。日伪于1941年建成。1945年被拆除。
从今吉林省吉林市以东的龙潭山至黑龙江省舒兰市。长77.8公里。是联络吉海与拉滨线的联络线。日伪于1941年建成。1945年被拆除。
即今广西浦北县西南张黄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61:合浦县东北有张黄墟汛。
一名万金宫。唐永淳初建,在今陕西兰田县东南四十里。弘道元年(683)废。
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尽犊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金明昌六年 (1195) 改怀柔县置,为顺州治。治所即今北京市顺义县。因在温榆水之北而得名。元废。古县名。金明昌六年(1195年)改怀柔县置,治今北京市顺义区。为顺州治。元废县入州。
隋大业十一年(615)置,属明阳郡。治所即今贵州湄潭县。《元和志》卷30义泉县:“以带山泉为名。”武德中为牢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属夷州。北宋属承州, 宣和三年(1121)废。古县名。隋大业十二年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玉里镇。原名璞石阁,名称来源有二说:一是阿美语音译,意为“灰尘世界”,因秀姑峦溪久旱干涸,风起尘沙飞扬而名;二是传说秀姑峦溪中有石洁白如璞,砥柱中流,忽隐忽现,溪边曾建璞石阁,故名
亦作阿思簇长官司。明宣德十年(1435)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大寨乡。《明史·四川土司传》:“四川巡按等奏:松潘卫所辖阿用等寨蛮寇,拥众万余,伤败官军,请讨之。”即此。后废。
民国置,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四十里雹泉镇。明万历 《安丘县志》 卷5镇店: 城西南 “雹泉,有市”。1949—1953年为丘南县政府驻地。
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南四十里荒佃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昌黎县图: 西南有荒田庄。
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清松筠 《西招纪行诗》 注: “拉孜地名,在彭错岭、甲错山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