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
①浙江嘉兴市的别称。因三国吴时有野稻自生于嘉兴县境,北宋政和时曾以嘉禾为嘉兴府前身的秀州郡额,故名。
②江西南丰县的别称。因唐开元八年 (720) 县治曾徙嘉禾驿而得名。
③福建建阳县的别称。因南宋景定元年 (1260)建阳县曾改称嘉禾县而得名。
(1)旧时浙江嘉兴府的别称。三国吴时有嘉禾(野稻)生于此,故称。(2)福建省建阳县的别称。因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后建阳县曾改称嘉禾县而得名。(3)江西省南丰市的别称。因唐开元八年(720年)县治曾徙嘉禾驿而得名。
①浙江嘉兴市的别称。因三国吴时有野稻自生于嘉兴县境,北宋政和时曾以嘉禾为嘉兴府前身的秀州郡额,故名。
②江西南丰县的别称。因唐开元八年 (720) 县治曾徙嘉禾驿而得名。
③福建建阳县的别称。因南宋景定元年 (1260)建阳县曾改称嘉禾县而得名。
(1)旧时浙江嘉兴府的别称。三国吴时有嘉禾(野稻)生于此,故称。(2)福建省建阳县的别称。因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后建阳县曾改称嘉禾县而得名。(3)江西省南丰市的别称。因唐开元八年(720年)县治曾徙嘉禾驿而得名。
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宋史·折惟昌传》:北宋景德元年(1004),“秋,入朔州界,破狼水寨”。即此。在今山西省朔州市西。《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知府州折惟昌率所部兵,自火山军入契
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北。《元和志》卷17蒲台县:“海,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高一丈,周回二里,俗人呼为斗口淀,是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济相触,故名。今淀上有甘井可食,海潮虽大,淀终不没,百姓于其下
亦作蒲石河口。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小蒲石河口。民国 《宽甸县志》 图:东南鸭禄江北有蒲石河。同书卷19: 蒲石河口产金。
在今台湾省东北海中,是台湾的附属岛屿。明永乐年间成书的 《顺风相送》 称为钓鱼屿,曰: “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乙卯取钓鱼屿。” 嘉靖间陈侃 《使琉球录》 载,钓鱼屿在明朝海防范围之内
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同和郡。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宣政元年(578)改名和政县。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属同和郡。宣政元年(578年)改为和政县。
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属松潘镇漳腊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西北芝麻村。后废。
即今江苏沛县西北庙道口。《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庙道口店 “在沛县西北三十里。有公馆”。
战国齐邑。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乡。《战国策·齐策一》: 田忌为齐将,“孙子谓田忌曰:‘重踵高宛’”。指此。古邑名。战国齐邑。即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镇。《战国策·齐策》:孙子曰:“军重踵高宛。”即此。
即今葡萄牙的旧译。《明史·外国传六》: 佛郎机,“ (嘉靖) 四十四年,伪称满剌加入贡。已,改称蒲都丽家”。
1930年改麻哈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1221平方千米。人口20.8万。辖4镇、5乡(含3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杏山镇。清水江支流麻哈江流贯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