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兰铁路
从今甘肃天水市至兰州市。全长354公里。为陇海铁路的一段。1946年动工修建, 至1949年仅作少量的路基土石及隧道工程。1952年修通。
即陇海铁路天水到兰州段。1950—1952年修筑时曾用此名。
从今甘肃天水市至兰州市。全长354公里。为陇海铁路的一段。1946年动工修建, 至1949年仅作少量的路基土石及隧道工程。1952年修通。
即陇海铁路天水到兰州段。1950—1952年修筑时曾用此名。
即黄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古称三天子都山。黟、歙建县后,通称黟山。东段走向,偏向东北,称北黟山。此段山势峻峭,古属僻远深山区,开发较晚。唐天宝间,太平建县后,始见黄山之名,《元和志》卷28太平县载:
在今江西万载县西。《寰宇记》卷109袁州万载县:汤周山“在县西三十里。古老相传晋安帝时汤、周二仙修道之所”。
清嘉庆七年 (1802) 改达州置,属四川省。治所在达县 (今四川达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市及达县、宣汉、开江、大竹、渠县等地。1913年废。清嘉庆七年(1802年)升达州置,治达县(今四川达州市
①即王城山。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北三十五里。宋《嘉定赤城志》卷20黄岩县:王城山“本名方城山,王羲之《游四郡记》云:临海南界有方城山,绝壁立,越王失国,尝保此山”。②在今湖
东汉改司吾县置,属下邳国。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王庄镇㟃峿村。三国魏复为司吾县。
元代于夜苴部置,属罗雄州。治所在今云南富源县东南八十六里亦佐。明永乐初改属曲靖府。《明一统志》卷87曲清府亦佐县:“号夜苴部,后讹为亦佐。”清康熙八年(1669)废入罗平州。古县名。元初置,治今云南省
又作该朱城、讲朱城。西夏置,属卓啰和南军司。在今甘肃永登县南庄浪河畔。即“该朱城”。
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与江口县交界处之梵净山。《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
旧为阳兴寨。即今山西阳曲县东北阳兴乡。民国设县佐。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大业初废。②唐咸亨五年 (674) 分信安县置,属婺州。治所在今浙江常山县治东三十二里招贤镇。《元和志》卷26: “因县南有常山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