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镇县

天镇县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成卫、镇虏卫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北部、长城南侧,与河北、内蒙古相邻。属大同市。面积 1631 平方千米。人口20.7万。辖5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玉泉镇。西汉在今县北置延陵县,属代郡。东汉废。唐置天成军。辽置天成县,属大同府。元改属兴和路。明初废天成县,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天成卫;正统十四年(1449年)徙镇虏卫于此。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天成、镇虏二卫为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天镇县。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专区。1958年并入阳高县。1961年恢复天镇县,仍属雁北专区。1967年属雁北地区。1993年属大同市。地处大同盆地东北端。南洋河、北洋河、红塘河、三沙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马铃薯、豆类、甜菜为主。矿产有铅、锌、铁、银、金、云母、长石、泥炭、褐煤、石墨等。工业有采矿、化工、造纸、机械、冶金等。京包铁路和张大、天走、天阳公路经此。古迹有慈云寺、南高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群等。


猜你喜欢

  • 旧军镇

    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旧军乡。光绪《山东通志》卷34认为即宋清平军故城。金废为旧军镇。

  • 拉脊山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属祁连山脉。近东西走向。平均海拔3500米。《清史稿·地理志》 西宁府西宁县: 西南有拉脊山。又称小积石山、拉鸡山、唐述山。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贵德县间。为日月山东延部分。近东西走

  • 南凉

    十六国之一。东晋隆安元年 (397) 河西鲜卑贵族秃发乌孤称西平王,建都西平 (今青海西宁市),三年 (399) 迁都乐都 (今青海乐都县),史称南凉。有今甘肃西部和青海一部分地,义熙十年(414)

  • 仙人城山

    在今江西弋阳县南。《寰宇记》卷107信州弋阳县:仙人城山“山峰壁立,高五十丈,形如层城,群仙之室。上有池水清冷,与捣药山相对”。《清一统志·广信府一》:仙人城山“在弋阳县南四十里”。

  • 鄞江

    ①原指今浙江宁波市和鄞县境内之鄞江、接纳鄞江后之奉化江与奉化江、姚江汇合后之甬江,后专指今奉化江支流鄞江,在今鄞县西部。《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 鄞江在 “府东北二里。一名甬江。其上流自四明诸山汇溪

  • 宏村市

    即同安镇。今江西黎川县西南宏村镇。

  • 眉亮营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 “小坡营” 条下: “又眉亮营在县 (治今锦和镇) 北,亦戍守要地。其相近有爆木、大梢等营。(嘉靖) 二十七年,官军分扑诸苗屯鸦剌、眉亮、爆木、大梢

  • 布禳

    藏语译称异名。今西藏阿里地区南部。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普兰,为阿里三部之一。

  • 东新蔡郡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属东豫州。治所在固始县(今河南固始县东北)。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属西豫州,太清元年(547)属淮州。东魏武定七年(549)仍属东豫州。北齐废。

  • 临安路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通海县 (即今云南通海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华宁、通海、峨山、石屏、建水、开远、个旧、蒙自、屏边、河口、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等市县地。明洪武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