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井
在今山东曲阜市城中孔庙东诗礼堂后。《清一统志·兖州府二》:孔子故井“相传即夫子所饮之井也”。
在今山东曲阜市城中孔庙东诗礼堂后。《清一统志·兖州府二》:孔子故井“相传即夫子所饮之井也”。
又作喀木尼哈达。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北。《清一统志· 黑龙江》: 喀穆尼峰 “在黑龙江城南界”。清屠寄 《黑龙江舆图说·黑龙江城》:“佛思亨山之西有喀木尼哈达。此皆黑龙江右岸之山也。”
在今湖南道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永州府一》:木垒山“当往来官道。山势峭拔,俯临潇水。沿流而下五十里,皆石磴悬绝”。
清置,属孟津县。在今河南孟津县东。
即今山东苍山县南三十二里南桥乡。旧属临沂。民国 《临沂县志》 舆图: 县西南有南桥。
即萍安支线。自江西萍乡至安源煤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阳宕县置,为宕州治。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大业初为宕昌郡治。唐属宕州。北宋初废为镇。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阳宕县改名,治今甘肃省宕昌县东南。为宕昌郡治。唐属宕州。
在今湖南桃源县东五里。源出高崖山,东南流入沅。宋本《寰宇记》卷118武陵县:延溪,“《武陵记》云,延溪有柘树千余顷,枝条茂畅。昔有乌集其上,枝下垂着地,乌去,枝振杀之,群乌号啸,楚人取其枝为弓,名曰乌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邓川州。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明初仍存,后废入浪穹县。古县名。元降凤羽郡置,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南凤羽镇。属邓川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并入浪穹县。
亦作布庆班石。为玉树土司二十五族中札武三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岸。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上,“扎武、拉达、布庆,谓之扎武三族,同驻牧一地,在通天河南”。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三十四里故城村。东汉属巨鹿郡。西晋永嘉后废。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复置,属广平郡。北齐移治曲梁城(今永年县东南四十五里广府镇)。隋仁寿元年(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