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河县

宁河县

①北宋崇宁四年(1105)升宁河寨置,属河州。治所在香子城(今甘肃和政县)。元属河州路。明洪武初废,五年(1372)复置,十二年(1379)又废。

②清雍正九年(1731)改梁城千户所置,属顺天府。治所在今天津市宁河县北宁河镇。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迁治今芦台镇。1973年划归天津市。


(1)古县名。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升宁河寨置,治今甘肃省和政县。属河州。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废。(2)今县名。在天津市东部,东北邻河北省。面积 1100 平方千米。人口36.3万。辖8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芦台镇。据陈铁卿《河北省县名考原》称:“蓟运河纵贯县境,时多水患,故县以宁河名。”明为宝坻县地。清雍正九年(1731年)分宝坻县东南地区置宁河县,治今宁河镇。1914年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属河北省。1938年迁治芦台镇。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撤销并入天津市汉沽区。1961年复置宁河县,属唐山专区。1968年属天津地区。1973年划归天津市至今。地处海河平原,蓟运河、潮白新河纵贯南北。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盛产稻、小麦、玉米,为“小站稻”主要产区之一。工业以机械、冶炼、棉纺、水泥等为主。京哈铁路于县境东南缘经过,并设芦台站。205国道、芦淮公路横穿区境中部。古迹有天尊阁。


猜你喜欢

  • 节义峰

    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北。《宋史·夏国传》:景祐元年(1034),夏人侵庆州,“环庆路都监齐宗矩、走马承受赵德宣、宁州都监王文援之,次节义峰,伏兵发,执宗矩,久之始放归”。

  • 卢汉铁路

    一作芦汉铁路。从北京卢沟桥至汉口。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动工,至二十五年(1899)先修通卢保段(卢沟桥至保定)。长132.7公里。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 比、法、英三国为便利北京城内交通

  • 冰沟山

    在今青海乐都县东。《清一统志·西宁府一》:冰沟山“在碾伯县东,接庄浪界。羊肠七十余里,为郡境咽喉孔道”。

  • 桑园镇

    又名桑儿园。即今河北吴桥县治。旧属山东德州。《清一统志·济南府》 “桑园镇” 条谓: “明正德中马申锡驻桑儿园招流贼刘六等即此。良店水驿置于此。有水次仓。” 1958年吴桥县迁治于此。(1)在河北省怀

  • 宗泽墓

    在今江苏镇江市京岘山北坡。宗泽(1059—1128) 字汝霖。浙江义乌人。南宋名将。死后与夫人陈氏合葬于此。墓碑刻有 “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

  • 西恒农郡

    北魏永熙三年(534)析恒农郡置,治所在恒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辖境相当今河南灵宝市东部。北周改为弘农郡。北魏永熙三年(534年)改弘农郡置,治恒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辖境相当

  • 零阳县

    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慈利县东三里白公城。在零水之北,故名。三国吴永安六年(263) 属天门郡。南朝陈属石门郡。隋开皇中改为零陵县,十八年 (598) 又改为慈利县。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称为零

  • 羊场塘

    即今贵州普定县西南绿林乡。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巡司于此。

  • 南陵

    又名见子陵。西汉文帝母薄太后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二十里白鹿原上太康村附近。《三辅黄图》 卷6: 南陵 “在霸陵南,故曰南陵”。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陕县与渑池县界崤山上。崤有二陵,南陵为夏后皋之墓

  • 南谷口

    即褒谷南口。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蜀汉建兴十二年 (234),魏延先至,“据南谷口”。杨仪等奉武侯之丧还,延迎击仪。延军皆散,仪遣马岱追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