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左
山东省旧时的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左(东)而得名。
山东省旧时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左(东)而得名。清宋弼编有《山左明诗钞》,辑明代山东一省之诗。
山东省旧时的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左(东)而得名。
山东省旧时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左(东)而得名。清宋弼编有《山左明诗钞》,辑明代山东一省之诗。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瑶岙乡。《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乐清县: 窑奥镇 “在县东五十里窑奥山下,南临海,有巡司”。
辽世宗时置,属怀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辽史·地理志》 显理县: “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譔,迁民于此。” 故名。金废。古县名。辽世宗时置,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金废。
蒙古宪宗七年(1257)改怀、孟二州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修武、武陟两县以西地区。元延祐六年(1319)改为怀庆路。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以孟、怀二州
1912年改丰镇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丰镇市。1914年划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0年改设丰镇市。旧县名。1912年由丰镇厅改置,治今内蒙古
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7乐亭县:中淀河“流经县东南十五里达四沟港,四围皆水,中有高冈,又南通汤家河至胡林口河入海”。
简称汤镇。即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宋《乾道临安志》卷2:汤村镇“本仁和镇,端拱元年改,隶仁和县”。明永乐十一年(1413)镇为海潮所陷,后复涨为平陆。宋苏轼开汤村运盐河,即此。古镇名。即今浙江省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改安民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延水关。神龙元年(705)改名延水县。
又名升仙桥。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 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 故名。区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东部。泛指
明洪熙元年(1425)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应州城(即今山西应县)。辖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其中前二所分守浑源州,后所守怀仁县,左右二所俱附卫。明洪熙元年(1425年)置,治今山西省应县。辖左、右、中
明置,属普安州。在今贵州盘县特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