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江达宗
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清乾隆《西藏志·疆圉》: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1960年改设工布江达县,后迁驻果林卡。
1950年由太昭县改置(县级),治今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西北太昭。1960年撤销,改设工布江达县。
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清乾隆《西藏志·疆圉》: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1960年改设工布江达县,后迁驻果林卡。
1950年由太昭县改置(县级),治今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西北太昭。1960年撤销,改设工布江达县。
①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昭余祁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约当今山西、河北一带。②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
①明置,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乡南。《方舆纪要》 卷61响水堡: “其南又有新添堡,成化中所置也。” 后废。②明置,属甘州中卫。即甘肃民乐县西北新天乡。《皇明职方地图》 卷中甘肃镇边图有新添堡。③即今甘
南宋置,属太平砦。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雷平镇。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1928年撤销,并入雷平县。
即今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之额尔齐斯河。《元史·太祖纪》:太祖元年(1206),发兵复征乃蛮,“太阳罕子屈出律罕与脱脱奔也儿的石河上”。即此。古水名。又作叶儿的石河、也里的失河(《元史·宪宗纪》)。即
即高车山。在今陕西商州市南二里。《水经·丹水注》: 丹水 “又东径高车岭南,翼带众流,北转入丹水。岭上有四皓庙”。
即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侯集乡。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菏泽县东北有侯集寨。
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十八里。《清一统志·许州》:仙翁山“迥出群峰,有葛仙翁观丹井”。
亦作桃洪坝。在今四川叙永县南。清嘉庆《泸州志》 卷11: 陶洪坝,“ 《明史》 作桃红坝。治南二十里。古蔺州地。明侯良柱等擒斩奢崇明、安邦彦于此”。
商代方国。在今河北沙河市北。《国语·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即此。商代方国。在今河北省沙河县西北。
在今江西新干县南,临江。《陈书·周文育传》: 南朝梁末,广州刺史萧勃举兵,别将欧阳頠“退入泥溪,作城自守”。即此。《寰宇记》 卷109吉州新淦县: 泥溪城 “在县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