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平镇

广平镇

①北宋置,属聊城县。即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三十里广平乡。金改属茌平县,仍为镇。

②金置,属宁津县。在今山东宁津县地。


(1)古镇名。即今山东省平县西南广平乡。《金史·地理志》:博州“平镇二:广平、兴利”,即此。(2)今镇名。(1)在河北省广平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8.9平方千米。人口6.5万。镇人民政府驻广平,人口4.1万。金大定七年(1167年)始历为县治。1954年设城关乡,1958年改广平公社,1961年析置城关公社,1984年改城关镇,1987年改今名。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县蔬菜主产区。盛产苹果、梨。有服装、木器、木材加工、油料加工、食品等厂。邯馆铁路及肥馆、曲魏等公路经此。(2)在福建省大田县北部。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广平,人口 5340。为山间洼地,宽广平坦,故名。1956年设广平乡,1958年设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甘薯、大豆、松、杉、竹。土特产笋干、粗纸。建有元沙水库及多座水电站。有采煤、水泥、化肥、生铁、陶瓷等厂矿。有公路接新集公路。名胜古迹有文昌阁、白鹤洞、狮牯洞、东岩寨、薏林洞。(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南部,东邻广东省,西接岑溪市。面积262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广平街,人口920。因驻地处为宽广的平地,故名。1950年为苍梧县六区。1958年设广平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置镇。主产稻、花生、薯类等,特产有桂油、桂皮。有农机、化工、菌种、造纸、竹编等厂。稻米、竹木、畜禽集散地。土产有竹编品、茶叶、土纸。附近有铅锌矿。公路通梧州。


猜你喜欢

  • 乌苏江

    一作乌斯江。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南。清《西藏图考》卷3:堆达“过竹贡。六十里至乌苏江”。1960年并入墨竹工卡县。

  • 赘其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东汉省。西晋复置,南朝宋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属临淮郡。东汉省,晋复置。南朝宋废。

  • 多耐站

    亦作多鼐。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巴彦查干乡太和村。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2:温托欢“七十五里曰多鼐”。

  • 甘肃监军司

    西夏置,为十二监军司之一。治所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市)。以辖甘、肃二州而得名。后废。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以辖甘、肃两州得名(“甘肃”之名以此为最早)。治甘州(今甘肃张掖市)。

  • 汀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汀州为路,属福建行省。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县)。大德三年(1299)罢福建行省后改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脉以东,明溪、清流、连城、上杭、永安等县市以西地区。明洪

  • 白土县

    ①西汉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北秃尾河上游。东汉建安末年废。②东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后废。西晋复置,仍属金城郡。十六国后凉为三河郡治。北魏废为白土城。③北魏

  • 阿萨克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治多县东境。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阿萨克族”。清末民初并入安冲土司。

  • 苑川水

    即今甘肃榆中县境内苑川河。源出县南新营诸山,东北流至甘草店折而西北流入黄河。《水经·河水注》: “苑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历此成川,世谓之子城川。又北径牧师苑,……又北入于河也。” 西晋末鲜卑

  • 青泥驿

    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一百五十里青泥岭上。《旧唐书·文宗纪》: 大和九年 (835),“令内养齐抱真将杖于青泥驿,决杀前襄州监军陈弘志,以有弑逆之罪也”。

  • 三龙山

    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5岐山县“梁山”条下:“三龙山在梁山西,宇文周置三龙县,盖以山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