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德寺

广德寺

①原名云居寺。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西二十六里。建于隋唐时期。唐皮日休《过云居寺玄福上人旧居》诗指此。明景泰年间重修后改名广德寺。现存大殿及殿后之多宝塔。大殿为单檐硬山顶式,系清代重修。多宝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至九年间,为砖石结构,通高17米。台座八角形,高10余米。四面券门,南面嵌多宝佛塔石匾一方。台座上分立五塔,正中一塔为覆钵式塔,体量较大,四隅小塔为六角形密檐式实心塔。塔下有雕刻精细的石制须弥座。广德寺多宝塔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郊卧龙山麓。始建于唐,名普济寺(禅林寺),北宋改为广利寺,明改为广德寺。《舆地纪胜》卷155遂宁府:广利寺“在小溪县西五里。岩壑之胜, 甲于一方”。今寺为明、清建,为七殿一坊一桥的九重宫殿式建筑。多为明代建筑群体,至今保存完好。内有守建舍利塔,宋至清碑数通。


原名云居寺。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约13千米处。系汉唐以来古多宝佛塔刹,唐人皮日休曾有《过云居寺玄福上人旧居》诗,记述寺当年景象。明景泰年间重建后,改名广德寺。现存天王殿、藏经楼及楼后的多宝佛塔,与新修的大雄宝殿已形成一组完整的寺院建筑。藏经楼为重檐硬山顶式,系清代重修。大雄宝殿重檐九脊,翼角翚飞。多宝佛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至弘治九年间,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约17米,其底层塔座为八方形,上叠浅檐,下奠矮基,砖砌角柱,石雕螭首。四面石砌券门,正门上方石额刻“多宝佛塔”四字。座上复建五塔耸立。居中央者为喇嘛塔,四隅为六角亭式塔,均置于镌刻精细的石座之上。在台座及小塔的外壁,都嵌有石雕佛龛,每龛供石佛一尊,风姿俊逸,古雅端庄。塔体造型庄重挺拔,别具风格。多宝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德寺


猜你喜欢

  • 克里阳卡

    一作奇灵卡。即今新疆皮山县南克里阳。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由叶城县向东南行一百里至波内庄,即洪图博喇,六十里至克里阳卡。”

  • 白兔河

    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双河“亦曰孔城河,至县东南三十里曰角潭河,又合白兔河,至县东一百三十里曰长河,又东十里由老洲入江。其白兔河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独山湖,流合双河”。

  • 多斯罗城

    在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流域。为唐北庭都护府辖地。

  • 皇涧

    一名支唐川。即今陕西旬邑县北支党河。《诗经· 大雅 · 公刘》: “夹其皇涧,溯其过涧。”

  • 甸氐道

    西汉置,属广汉郡。治所在四川南坪县境。东汉属广汉属国都尉。三国蜀废。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文县西。属广汉郡。东汉永初二年(108年)属广汉属国。建安二十年(215年)属阴平郡。二十四年废。

  • 猪母营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乐会县: 猪母营 “在县西南。防守加略、中心等村生熟黎”。《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猪母营“乃纵横峒及定安思河光螺咽喉之所,明初置营防守”。

  • 丰州

    ①东魏改南垣州置,治所在乡县(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北周废。②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兴州置,治所在郧乡(今湖北郧县)。《寰宇记》卷143均州:丰州“因以丰城为名”。北周武成元年(559)移治延

  • 玉谿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唐李商隐少时曾读书于此。元耶律楚材《王屋道中》:“行吟想象覃怀景,多少梅花坼玉谿。”即此。

  • 响水堡

    即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镇。《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响水堡 “旧为绥德州属砦,成化二年边臣王復议移黑河山,改名平夷堡。七年,余子俊以平夷水泉枯涸,复还故治”。清初设都司驻守。明正统二年(1437年)

  • 大虎山

    即今辽宁黑山县南大虎山镇。京奉铁路在此有支线(大通支线)通至通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