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济寺

广济寺

①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东口。原为金中都北郊的西刘村寺。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改名弘慈广济寺。简称广济寺。此后曾多次扩建。1934年1月火灾,庙内正殿及后殿烧毁大半,次年重建。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圆通殿)和藏经阁(舍利阁)等。

②又称大佛寺。在今辽宁锦州市内。明《辽东志》卷1锦州:大广济寺“在城内”。寺建于辽,后毁。清道光九年(1829)重建。有佛殿、关帝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寺西有天后宫,寺前有辽清宁三年(1057)建的八角实心十三级密檐式砖塔一座,塔檐已脱落。现该寺为锦州博物馆馆址。

③在今安徽芜湖市赭山西南麓。始建于唐乾宁年间。原名永清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今名。历代多次修葺,咸丰时毁于兵火,光绪时重建。殿宇依山构筑,分三重,后殿比前殿高10余米。世传寺内藏有唐至德二载(757)所铸纪念金地藏(地藏菩萨)的金印。昔时朝九华山者,必先于此进香,故又有小九华之称。寺旁滴翠轩为宋黄庭坚读书处。


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金末始建,为西刘村寺。元末毁于火灾,明天顺元年(1457年)重建,成化二年(1466年)赐名“弘慈广济寺”。1935年再次重建。占地2.3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等建筑。寺内珍藏很多佛教文献和其他文物。


猜你喜欢

  • 昌隆县

    西魏改汉昌县置,属巴西郡。治所在孟津里 (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隋开皇初属绵州,大业初属金山郡。唐武德初属绵州,先天元年 (712)改为昌明县。古县名。西魏改汉昌县置,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太平镇。隋属

  • 盐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西安州置,治所在五原县 (今陕西定边县)。《元和志》 卷4盐州: “以其北有盐池,故名。” 隋大业三年 (607)改为盐川郡。唐初复名盐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五原

  • 鼓角楼山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鼓角楼山 “岩峦层叠,下有流泉。其后为鸿咀山,绵延险峻,亘数十里。旧为贼垒,嘉靖三十五年,督臣谈恺讨瑶 ‘贼’ 克黎源、沙峒二砦,贼走双

  • 庆源府

    北宋崇宁四年(1105)改赵州为庆源节度,宣和元年(1119)改为庆源府。治所在平棘县(今河北赵县)。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宁晋、赞皇、高邑、临城、柏乡等县地。金复为赵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赵

  • 晋安乡

    即晋安寨。在今山西太原市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元年 (936),“张敬达将兵三万营于晋安乡”。即此。即“晋安寨”。

  • 昌原县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昌州。治所在今山西蒲县西。贞观元年 (627) 废。

  • 太昊陵

    在今河南淮阳县城北三里。淮阳古为陈国,传太昊(即伏羲)都宛丘,死后葬此。春秋时已有陵墓。汉代在陵前建祠。宋太祖赵匡胤诏立陵庙,又大事建筑。明太祖朱元璋曾亲临祭祀。明、清两代对陵园建筑屡加修葺。整个陵域

  • 竹林关

    在今陕西丹凤县南八十里竹林关乡。明成化十三年(1477)置巡司于此。清顺治十五年(1658)裁。《清一统志·商州》:竹林关“临丹水。自此登舟,经淅川、谷城至小江口入汉,为下襄阳水路”。

  • 曲城县

    西晋改曲成县置,属东莱国。治所在今山东招远市西西曲成。南朝宋属东莱郡。北魏分东境置东曲城县,因谓此为西曲城县。北齐并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莱州。六年(623)废。即“曲成县”。

  • 和墨州

    一作姑墨州。唐贞观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拨换城 (一名威戎城,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一说在今阿克苏市)。贞元中废。即“姑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