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敦煌县

敦煌县

西汉置,为敦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敦,大也。煌,盛也。’” 其说不足据。《山海经·北山经》: “大咸之山……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 敦薨即敦煌的异译。(日) 藤田丰八 《西北古地研究》 也认为敦煌是吐火罗音译。北周保定三年 (563) 改为鸣沙县,仍为敦煌郡治。隋大业三年 (607) 复名敦煌县。唐建中二年 (781) 地入吐蕃后废。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复置,治所仍在今甘肃敦煌市西,雍正二年 (1724) 移治今敦煌市,属安西府 (后改安西州)。民国初属甘肃安肃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87年改设敦煌市。


古旧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为敦煌郡治。北周保定三年(563年)改为鸣沙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复旧。唐建中二年(781年)地入吐蕃。元为沙州路治,明为沙州卫治。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复置,移治今市。1987年撤销,改设敦煌市。


猜你喜欢

  • 滏口陉

    即滏山。太行八陉之一。在今河北武安市南二十八里。《元和志》 卷15滏阳县: “鼓山,一名滏山,……八陉第四曰滏口陉,山岭高深,实为险厄。” 《晋书·慕容垂载记》: 太元十九年 (394),攻西燕,“垂

  • 盐田汛

    清置,属大鹏营。即今广东深圳市东盐田。清时有把总驻防。

  • 且次县

    即揟次县。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三国志·魏书·张既传》 作且次。《资治通鉴》:魏黄初二年(221),凉州卢水胡等反,张既为凉州刺史,“胡七千余骑逆拒既于鹯阴口,既扬声军从鹯阴,乃潜由且次出武威,胡以为

  • 隋水

    即今湖北广水市东之应山河。《水经·涢水注》: “隋水出隋郡永阳县东石龙山,西北流,南回,径永阳县西,历横尾山,即 《禹贡》 之陪尾山也。隋水又西南,入于涢。”

  • 大居江

    即今大盈江与槟榔江合流前一段。在云南西部,为伊洛瓦底江支流。元代称大居江。《元混一方舆胜览》:大居江“出腾冲北山下,由南甸经干崖,合槟榔江入江头城,名大盈江”。明、清作大车江。

  • 塔鲁站

    元置,在今吉林大安市西北洮儿河南。明改为洮儿河站。

  • 乔山

    在今山西曲沃县北五十里,接襄汾县境。《周书·武帝纪》:“齐攻晋州,恐王师卒至,于城南穿堑, 自乔山属于汾水。”即此。古山名。又称桥山。在今山西省襄汾县东南。北齐武平中为防北周军进攻晋州,自此穿堑属于汾

  • 宣威军

    ①唐天宝十三载 (754) 置,驻地在今青海西宁市北五十里。后没于吐蕃。谓之氂牛城。②五代方镇名。后梁置,治所在安州 (今湖北安陆市)。后唐同光元年 (923) 改名安远军。五代方镇名。梁置,治安州(

  • 青鸾溪

    在今贵州思南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 青鸾溪 “下流入乌江。俗名黑鹅溪”。

  • 秋水堤 (隄)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新唐书·地理志》 江州浔阳县: “东有秋水堤,大和三年刺史韦珩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