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戍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水经·江水注》:垂山水“又南径方山戍西”。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水经·江水注》:垂山水“又南径方山戍西”。
1944年由丹寨、台江两县析置,驻小丹江 (在今贵州雷山县东)。以境内雷公山为名。1949年升为雷山县,并移治丹江镇。1944年(1943年批准,1944年正式成立)由丹寨、台江两县柳江、清江河两流域
亦名玉溪。在今安徽旌德县西。《清一统志· 宁国府 一》 “抱麟溪” 条下: “陶环溪在县西三十里。源出黄高峰,亦名玉溪,北流入抱麟溪。”
在今安徽含山县北。《资治通鉴》:南朝宋孝建元年(454),豫州刺史鲁爽为薛安都所败,乃“留军大岘,使鲁瑜屯小岘”。胡注:“小岘在合肥之东,大岘又在小岘之东。”
一名杏园镇。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南。为古黄河津渡处。《旧唐书·李忠臣传》:忠臣拜濮州刺史,“移镇杏园渡”。即此。北宋置镇。黄河重要津渡。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南。唐杜甫《垂老别》诗:“土门壁甚坚,杏园渡亦难。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十八里白沙街东。为明代木氏土司势力鼎盛时建。前为琉璃殿,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后为大宝积宫,建于万历十年(1582),皆重檐歇山式建筑。大宝积宫旁有藏经楼,东北有大定
即水。 在今陕西洋县北。 《清史稿·地理志》 洋县: “水即铁冶河。”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以山名。《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砀山在东。师古曰: 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名县。” 西汉属梁国。西晋废。南朝宋复置,属梁郡。北魏属砀郡
亦作大芽圩、大衙圩。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大衙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大衙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大牙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五十里”。
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北窝堡乡。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置窝卜土百户。
旧称喀木为前藏,卫为中藏,藏为后藏。后习称拉萨以东为前藏,以西为后藏。藏语卫是中间、中央之意。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前藏居诸之中,亦称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