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旬阳县

旬阳县

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东汉废。西晋太康四年(283)改置洵阳县。南朝宋复曰旬阳县,属魏兴郡。西魏又改洵阳县。


在陕西省南部、汉水两岸,东北、东南与湖北省为邻。属安康市。面积 3554 平方千米。人口45.1万。辖14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战国楚置郇阳邑,楚怀王十七年(前312年)丹阳之战后归秦。汉置旬阳县,属汉中郡。因位于旬水北得名。东汉废入锡县。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复置,改旬为洵,属魏兴郡。南朝宋、齐为旬阳县。西魏为洵阳县,兼为洵州、洵阳郡治。大统十七年(551年)于淯口戍置淯阳郡,即今县东蜀河镇。又于郡西三十三里汉水南岸置黄土县。北周初于今蜀河镇置长冈县。保定二年(562年)改淯阳郡为长冈郡;次年废长冈郡、县,移黄土县于淯阳郡城。隋废洵州,开皇三年(583年)废洵阳郡,洵阳、黄土二县属金州。大业三年(607年)属西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兼为洵州治,分洵阳县地于北部置洵城县,于今吕河镇置驴川(闾川)县;七年州废,四县改属金州。贞观二年(628年)废驴川县,八年废洵城县,辖地皆入洵阳县。天宝元年(742年)八月改黄土县为淯阳县。大历六年(771年)废入洵阳县,长庆元年(821年)复置。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废淯阳入洵阳县,属金州。元代省洵阳县并入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置,属大宁州;五年改属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年)属兴安州。清属兴安府。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安康分区,1950年属安康专区。1964年因洵字生僻改为旬阳。1969年属安康地区,2000年属安康市。地处大巴山地,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和秦岭山地过渡区。汉水横贯中部,洵河、蜀河和吕河南、北流注入汉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水稻、大豆为主,盛产油桐、烤烟、柿子、蚕茧等。所产陕南白山羊、赤岩牛为地方优良畜种。矿产有汞、锑、铅、锌、重晶石、沙金、大理石等。工业有卷烟、玻璃、制漆、水泥等。襄渝铁路与汉水航道横贯中部,安旬白、镇旬公路于县城相交。县城东北灵岩寺旁有三国孟达冢。


猜你喜欢

  • 赵伊镇

    清置,属永济县。即今山西永济市。1949年永济县移治于此。

  • 威远戍

    隋开皇三年 (583) 置,属资中县。在今四川威远县。《元和志》 卷33威远县: “本汉资中县地,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以招抚生僚,十一年改戍为县,属资州。”

  • 旺远镇

    即旺原集。今山东烟台市西南旺远。

  • 滍阳县

    西魏置,属鲁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隋开皇十年 (590)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鲁州。贞观九年 (635) 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宝丰县东南滍阳镇。北周属武山郡。隋开皇十

  • 部旧村

    即今云南开远市。明置土巡检司于此。

  • 方宁县

    即方亭县。今四川什邡县。《旧唐书·地理志》 什邡县:“汉县,属广汉郡。后周改为方宁。”宁为亭之讹。

  • 周泥驿

    在今贵州毕节市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23毕节卫: 周泥驿 “周泥站亦置于此。有小城,设兵戍守”。

  • 南江河

    即今湖北竹溪县南汇湾河北源。《方舆纪要》 卷79竹溪县: 南江河 “在县南七十里。源出陕西平利县,亦名南阳河,至县南三十里水坪河口合于柿河”。汉水支流堵河上游。在陕西省南部。源于镇坪县西南与重庆市交界

  • 怀德县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西汉属左冯翊。东汉废。《汉书·地理志》 左冯翊作褱德县。②东晋初侨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鼓楼一带。《晋书·元帝纪》:太兴三年(320)诏曰,“琅邪国人

  • 和硕特前头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驻牧地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境。《清史稿·地理志》 前头旗: “牧地南当黄河之曲,有小哈柳图河入于黄河。东至拉布楞希拉得布沙,南至和讬果尔希里克,西至巴尔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