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国郡
南朝宋孝建元年 (454) 侨置,属雍州。寄治襄阳 (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后废。
南朝宋孝建元年 (454) 侨置,属雍州。寄治襄阳 (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后废。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北。明曹学佺 《名胜志》 引 《水经注》 曰: “河水又径刘仲城北,又径姚武壁南。” 《寰宇记》 卷28夏阳县 “姚武壁” 条引《十六国春秋》: “姚苌乃僭号于此,盖以武功立,因名姚武
在今甘肃礼县西十里。清光绪 《甘肃新通志》 卷7: 金瓜山 “前连小峰,上有石微指之即动,力撼之不动,土人谓之悬忽石。对面有高峰,苍松万株”。
即今广东斗门县(井岸镇)西北斗门镇。清设黄梁都司驻此。
俗称东大仓。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城北三里。清康熙三十年(1691),宴赉蒙古喀尔喀等部王公于此,从诸部所请,即其地建寺,命百二十旗各一僧居之,赐额曰汇宗,御制碑文记其事。后因建善因寺于其侧,俗呼汇宗为旧庙
①在今河北武安市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九年(204),“攻邺,为土山、地道。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粮道”。即此。②在今河南新蔡县西。《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二年(528),“改魏郢州为北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南二十里揣骨瞳镇。清乾隆 《宣化府志》 卷10西宁县: 南路有揣骨瞳。同治 《畿辅通志》 卷52西宁县图: 东南有揣骨疃。
即今湖北恩施市西北六十八里沐抚镇。清乾隆时移县丞驻此。
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汉儿庄。《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三屯营”条下载:“又车前营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东北去遵化县界潘家口二十五里,旧名汉儿庄。《郡志》云:辽人以南人为汉儿,置馆于此,设官司之。”汉儿岭
今蒙古国前杭爱省翁金河源东巴颜乌兰山。为元初诸帝冬季驻地。《元史·太宗纪》:太宗十三年 (1241) 冬, “至鈋铁胡兰山”, 饮酒过量而死。同书 《宪宗纪》 作月帖古忽阑。
即古祁夷水。在今山西广灵县南。源出广灵县西三十里,东流入河北蔚县,入桑干河。《清一统志·大同府》: 祁夷水 “在广灵县南关外。郑康成、颜师古以此为呕夷川。今名壶流河”。古称祁夷水。《元和郡县志》:“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