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湖南安化县东五十五里小淹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安化县图:县(旧治在今县东南梅城镇)北有小淹市。
春秋时吴国都城。秦置县,为会稽郡治。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东汉为吴郡治。南朝梁太清二年(549)为吴州治。隋开皇九年(589)徙治今苏州西南横山东五里,为苏州治。大业初复为吴州治,不久改为吴郡治。唐武德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引《江华县志》:“竹子尾宿、旦久宿、平冈宿,号三宿,皆平地瑶也。明洪武初,招抚下山,附籍大桐乡。每宿佥点一人为千长,听调征剿,立瑶老以约束众瑶。”
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改婺州路置,为中书分省治。治所在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及兰溪、浦江诸市县。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改为金华府。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
元改鄜延路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黄龙、宜君等县以北及内蒙古伊克昭盟地。明改为延安府。蒙古改延安府置,治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宜君、黄龙等县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帕主支派的主寺,1158年建。在今西藏乃东县泽当东北之雅鲁藏布江北岸。
在今江西瑞金市北六十里。是瑞金通往宁都的必经之地。1929年2月,毛泽东、朱德和陈毅亲自部署和指挥红四军在此消灭了尾追之敌刘士毅部,为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以来的首次大捷。毛泽东为此写下《菩萨蛮·大柏地》
在今蒙古国西南车车尔勒格东鄂尔浑河上源两河会合处。《元史·明宗纪》:天历二年(1239),帝和世㻋,正月“即位于和宁之北。……五月丁已朔,次朵里伯真之地。……庚辰,次斡耳罕水(今鄂尔浑河
亦作衮泊。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清一统志·苏尼特部》: 滚泊 “在左翼南四十里”。
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神潭河。《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 南屯河在 “县东二十余里。源出巴山,经两河口入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