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望都县

望都县

①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四里高昌店。《水经· 滱水注》: “ 《帝王世纪》 曰: 尧母庆都所居,故县目曰望都。” 北魏属北平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定州,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四年 (621) 分安喜、北平二县置,属定州。初治在安险故城 (在今定州市东),贞观八年 (634) 移治今河北望都县。北宋属中山府。金改名庆都县。清乾隆十一年 (1746) 复名望都县,属保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③辽以定州望都县俘户置,属平州。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南。金大定七年 (1167) 改为海山县。


(1)古县名。辽太祖以所俘望都县户置,治今河北省卢龙县南。属平州。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名为海山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357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2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望都镇。战国时为赵庆都邑。西汉置望都县,治今唐县东北,属中山郡(国)。《汉书·地理志》注:“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北魏属北平郡。北齐省入北平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属定州,大业初复省入北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再置,贞观八年(634年)徙今治,属定州。金更名庆都县,属定州。蒙古、元先后属真定府、保定路。明属保定府。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复名望都县,属保定府。1913年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属河北省。1949年属保定专区。1958年并入唐县,1962年复置,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有唐河、九龙河、运粮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盛产辣椒,特产辣椒油。有机械、化肥、水泥、棉织、农机等工业。京广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经境内。古迹有药材壁画墓。


猜你喜欢

  • 楠木垭

    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长坪乡境,与石柱县接界。同治 《万县志》 卷17: 楠木垭 “两峰对峙,隘口八九丈,山陡径窄”,为往来楚蜀间道。清咸丰间,石达开率太平军攻占石柱,乡团聚堵于此。

  • 庆山县

    唐垂拱二年(686)改新丰县置,属雍州。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新丰镇。神龙元年(705)复名新丰县。古县名。唐垂拱二年(686年)改新丰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新丰镇。属雍州。神龙元年(705

  • 陵岩寺

    隋建。在今安徽泾县西,唐李白曾游此。作有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诗。

  • 吴陈河集

    即今河南新县西北三十六里吴陈河乡。旧属光山县。民国《光山县志约稿》卷1《市集志》:吴陈河集“在城西南第六区旧通稽保,南与经扶(今新县)接界”。

  • 益离城

    即亦八里城。见刘郁 《北使记》。为西辽属地。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即“亦剌八里”。

  • 梅君山

    即梅仙山。在今福建建瓯市南二里。

  • 文君井

    在今四川邛崃市城内里仁街。《方舆胜览》卷56邛州:文君井“在临邛。陆务观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文君井上来”。《明一统志》卷72嘉定州:文君井“在邛崃县南二里,郡卓文君

  • 桃枝湖

    一名桃坑湖。在今福建长乐市南十余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桃枝湖 “五代王闽时所凿。宋咸平、熙宁中再浚。周五百余丈,溉田二十九顷”。

  • 细兰国

    亦作悉兰池、西兰。即今斯里兰卡。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 卷2海外诸蕃国: 交趾 “西有大海隔之,是海也名曰细兰,细兰海中有一大洲名细兰国,渡之而西复有诸国”。

  • 阴江

    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三里河,注入黔江处为武宣县故址(今旧县村)。《明史·地理志》 武宣县:“旧治阴江。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清一统志·浔州府》“新江”条:“又阴江、东乡江,源出东乡,皆南流入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