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远乡
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治鹤溪镇。《方舆纪要》 卷94处州景宁县: “本青田之柔远乡,明初置沐溪巡司于此。景泰三年改置今县。”
即今浙江省云和县东南鹤溪镇。明初于此置沐溪巡检司。景泰三年(1452年)置景宁县于此。
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治鹤溪镇。《方舆纪要》 卷94处州景宁县: “本青田之柔远乡,明初置沐溪巡司于此。景泰三年改置今县。”
即今浙江省云和县东南鹤溪镇。明初于此置沐溪巡检司。景泰三年(1452年)置景宁县于此。
明洪武七年(1374)改阳地隘宣慰司置,属龙州。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北隘口藏族乡。清仍置长官司,属龙安府。后废。
①明置,属景东府。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文龙。②明置,属昆明县。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大板桥镇。《方舆纪要》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 板桥驿在“府东三十里。又东达杨林废县六十里。明初沐英等征云南,师至板
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3永宁宣抚司:芝麻塘“在司东南。天启三年,水西贼安邦彦及永宁逋贼奢崇明窥遵义及永宁,官兵合长纳两路击之,败贼于芝麻塘,贼从青山遁去”。
又作浏口。在今湖南长沙市北,为浏阳河入湘江之口。《水经·湘水注》: 湘水 “北过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湘水又径浏口戍”。《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马殷遣 “黄璠帅战
即今福建宁都市北四十里八都镇。1919年《江西福建明细图》:福建宁都县北有八都。
北宋置,在今湖北宣恩县境。《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传》: 大中祥符元年 (1008),“夔州路言,五团蛮啸聚,谋劫高州,欲令暗利砦援之。上以蛮夷自相攻,不许发兵”。
在今陕西洋县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34汉中府:石锉山“山最高,顶石如锉”。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下淡水社“离府治二百四十里”。又作麻里麻仑。在今台湾省屏东县西南,以傍下淡水溪得名。清凤山县丞驻此。
蒙古语称希日穆仁庙,或作锡拉木伦召。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建,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百灵庙) 东南希日穆仁苏木。因锡拉木伦河流经庙北,俗称召河庙。
1913年由河西道改置,属甘肃省。治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市)。辖境约当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部和临泽县以东,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县市以西地区。1927年废。1914年6月由河西道改名,治武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