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北北部。《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勃海。”
简称鹤楼。在今四川南充市内。《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仙鹤楼“在郡治之后子城之上,下瞰大江,实为郡治亭台之观”。邵伯温《鹤山楼》诗:“春去秋来好风月,鹤楼端胜庾公楼。”
①一名拨换城。即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一说在今阿克苏市。《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拨换城 “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②北宋置,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子长县北。《宋史·地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百三十里。《明一统志》卷73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大分水岭“其山高峻,水分二流”。《清一统志·松潘厅》 “小分水岭”条内引《舆程记》:“有大分水岭……有二派:一东南流为江,一西南流为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上七里河在“县西九里。西山诸水皆汇流于此,经南溪而入巢湖”。光绪《舒城县志》卷5:巴洋河(南溪)“又东数里为上七里河。旧名七里沟。明季巴洋河经流改由此,曰七
一名渔水。在今天津市南半里。《方舆纪要》卷11蓟州:龙池河“源自州北卢而岭口流入,南合遵化县之梨河”。《清一统志·顺天府一》:龙池河“源出州北之鹅台,下潴为鹅湖,南流经州城西,又东南入沽河”。
在今山西河津市。《旧唐书·隐逸传》:王绩“尝躬耕于东皋,故时人号东皋子”。
①古地名。又称陕陌。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周成王时,周、召二公以此为界。《公羊传 · 隐公五年》: “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 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即此。②战国魏邑。后属秦。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东
俗称东大仓。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城北三里。清康熙三十年(1691),宴赉蒙古喀尔喀等部王公于此,从诸部所请,即其地建寺,命百二十旗各一僧居之,赐额曰汇宗,御制碑文记其事。后因建善因寺于其侧,俗呼汇宗为旧庙
即今河南泌阳县东二十八里高邑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七年 (1857) 九月,“格绷额抵高邑,与龙泽厚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