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川镇
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椹川镇 “在县东 (西) 南。有巡司。《志》 云: 元至元二十一年置于椹川村。明洪武二十三年迁于旧县治”。即今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清康熙五年 (1666) 裁。九年 (1670) 复置,雍正十一年 (1733) 移驻东海之东山圩,仍旧名。
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椹川镇 “在县东 (西) 南。有巡司。《志》 云: 元至元二十一年置于椹川村。明洪武二十三年迁于旧县治”。即今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清康熙五年 (1666) 裁。九年 (1670) 复置,雍正十一年 (1733) 移驻东海之东山圩,仍旧名。
中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属海南省。在西沙群岛东南,由隐于水下的中沙大环礁及其他岛礁组成。1947年命名为中沙群岛。因处于南海诸岛中部而得名。中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在西沙群岛东南,居南海诸岛之
在今陕西澄城县东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54澄城县 “壶梯山” 条下: 武帝山 “相传汉武幸梁山时经此”。
在今广西南丹县南。《方舆纪要》卷109南丹州:君峒,“《舆程记》:在州南六十里”。
即今山西代县城。北魏明帝时,代县徙治于此。
①源出今安徽休宁县南九十里松山,北经五城镇西, 至龙湾溪口入率水,今称颜公溪。《寰宇记》卷104休宁县:五城水“源出县城南,北流。水旁有五城村,古之大镇,有五城斜偶相对”。②即今四川涪江支流凯江。《水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近空舲峡。南宋陆游《入蜀记》:“过达洞滩,滩恶,与骨肉皆乘轿陆行过滩。滩际多奇石,五色粲然可爱,亦或有文成物象及符书者。”
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月浦镇。《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月浦镇“因水而名。顾泾巡司置于此”。《清一统志·太仓州一》:月浦桥“在宝山县东月浦镇,一名步月。元虞集尝泊舟玩月于此”。在上海市宝山区陆境北
当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夏州北渡乌水,经贺麟泽、拔利干泽……沃野泊、长泽、白城,百二十里至可朱浑水源”。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纳林河北。唐代地
在今北京市怀柔县西南苏峪口。明中叶为防御俺答而于此设防。《方舆纪要》卷11昌平州:苏家口“在州东北八十里。嘉靖中许论言渤海所当山陵之北,其间有苏家口,实为扼塞之处”。
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部吉打。清谢清高《海录》有专条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