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镇城
唐置,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河口乡。一说今四川攀枝花市东南。唐贞元十四年 (798),内侍刘希昂使南诏经此。《新唐书·地理志》 巂州: “又经菁口、会川四百三十里至河子镇城,又三十里渡泸水,又五百四十里至姚州。”
唐置,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河口乡。一说今四川攀枝花市东南。唐贞元十四年 (798),内侍刘希昂使南诏经此。《新唐书·地理志》 巂州: “又经菁口、会川四百三十里至河子镇城,又三十里渡泸水,又五百四十里至姚州。”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在今云南保山市西隅,高黎贡山东坡。
在今浙江东阳市西南八里。岘山二峰对峙,西岘飞瀑数丈,下注于涧,淙淙如漱玉。北宋熙宁中,王概作亭涧上,名水乐亭。苏轼有《东阳水乐亭》诗(为东阳令王都官概作),苏辙有《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在今浙江省东阳
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海中小星山岛。清时设平海营千总防守。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南。民国《桦甸县志》卷2:“四岔子距县城三百九十里。”
在今山西潞城市东北四十四里凤凰山麓。始建于唐天宝六载 (747)。院前竖有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建寺的铭记。殿西有北宋元祐二年 (1087) 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
在今安徽宣州市。《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北楼“在府治北。南齐守谢朓建。唐李白诗: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咸通中,刺史
唐置,属羁縻述昆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河池市西南境。北宋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东南、河池市西南境。属桂州所领羁縻述昆州。宋属宜州所领述昆羁縻州。后废。
在今福建浦城县南门外南浦溪上。《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浦城县: 南浦桥 “在县城南。旧名县南桥,宋隆兴初建。一名上官桥,盖是时权县事者为上官端仪也。后废置不一,洪武九年,叠石为址,架木为梁,上覆以亭
又作南木园、楠木园。即今湖北巴东县西楠木园镇。明嘉靖 《归州全志》 卷2 《坊市》: “楠木村,(巴东) 县西五十里,临大江。”
1933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金溪、南城二县析置,驻水口村 (今江西南城县东北水口)。取二县首字为名。1933年11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闽赣省设。1933年由金溪、资溪、南城三县析置,治今江西省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