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南市

济南市

1929年由历城县析置,为山东省会。治所即今山东济南市。


简称济,别称泉城。在山东省中西部。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8177.2 平方千米(市辖区3257.9平方千米)。人口582.6万(市辖区334.8万)。辖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历城、长清6区和平阴、济阳、商河3县,代管章丘1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战国名历下,属齐国。秦置历城县,属济北郡。西晋永嘉末,移济南郡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于历城侨置冀州。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为齐州。隋大业二年(606年)改齐州为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齐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临淄郡,五年(746年)复名齐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齐州。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济南府。元为中书省济南路。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为济南府,为山东布政使司治所。清因之。1913年废府改道,为岱北道(1914年改名济南道)治。1928年废道,直属于山东省。1929年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其四郊置济南市。市、县人民政府同驻济南城(1937年县治迁城东王舍人庄)。1948年置济南特别市(后改济南市)。1958年泰安专区撤销,所属泰安市及莱芜、新泰、宁阳、历城、章丘、长清6县划入。1960年撤销长清县,地入历城、肥城、平阴诸县;同年析新泰县部分地置新汶市。1961年原辖县、市,除历城县外,均划属泰安专区。1978年章丘、长清二县划入。1985年平阴县划入。1987年撤销历城县,改置历城区。1989年济阳、商河二县划入。1992年章丘县改市。2001年长清县改置长清区。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黄泛冲积平原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二个水系。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市郊农产有小麦、玉米、谷子、稻、甘薯、大豆、花生、蔬菜等。矿产有煤、铁、钾、硬质黏土、石灰石、花岗石等。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食品、建材、造纸等。京沪、胶济、邯济三铁路干线在此交会,是全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104、220、308、309国道经此,为济青、济德高速公路及济临、济微等公路起点。济南国际机场可同国内外许多城市通航。有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多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为济南市区的三大名胜。有著名的“七十二”名泉,并有“泉城”美称。还有万竹园、植物园、动物园、环城公园等众多公园。古迹有千佛崖造像、四门塔、九顶塔等。纪念地有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辛亥革命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蓝川县

    北魏改蓝川郡置,属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康乐县南草滩乡。西魏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甘肃省康乐县西南。太平真君八年(447年)于县置蓝川郡。后废郡,县改属洪和郡。西魏废。

  • 三汊河镇

    ①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北汊河乡。清同治《含山县志》关津:三叉河镇在“县南八十里,东七都”。②在今湖南澧县东北。《清一统志·澧州二》:三汊河镇“在州东北。北接湖北荆州界,西北路通鹤峰州,为守御要地”。

  • 安乐郡

    ①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置,属安州。治所在安乐县故城(今河北承德县东北老牛河之东)。东魏元象中,寄治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五十里。隋开皇初废。②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安乐郡置,治所在玉城县(今河南灵

  • 断杉汛

    即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八十一里断杉镇。清有千总驻防。

  • 南郑县

    ①战国秦置,为汉中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东二里。《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之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即此。据《水经·沔水注》: “ 《耆旧传》 云,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

  • 阜民监

    ①北宋治平四年 (1067) 置,属归善县。为铸钱监。在今广东惠州市旧城内。②北宋仁宗时置,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宋史·食货志下》: 仁宗 “采洛南红崖山、虢州青水冶青铜,置阜民、朱阳二监铸钱”。《元

  • 北砦

    ①北宋咸平二年(996)置,属真定府。即今河北阜平县。金改为北镇。②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十四里。清设把总驻守。

  • 殴蛇

    一作曲池。春秋鲁邑,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春秋》: 桓公十二年 (前700),“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公梁传》 作殴蛇。又称曲池。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公羊传》:鲁桓公十二年(前700年),公

  • 安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三十六里安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有安镇。

  • 古井坝

    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南古井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三台县:古井坝“在县西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