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湖州

湖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襄州置,治所在西淮安郡 (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隋仁寿初为升州。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元年 (627)废。

②隋仁寿二年 (602) 置,治所在乌程县 (今浙江湖州市城区)。《旧唐书· 地理志》: “取州东太湖为名。” 辖境当今浙江湖州市、长兴、安吉二县及德清县东部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吴兴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湖州。南宋宝庆元年 (1225) 改为安吉州。

③唐渤海国置,属龙泉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北岸墙砬子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周围一带。辽以后废。


(1)西魏改昇州置,治湖阳县(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和西南部。隋仁寿初改为昇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废。(2)隋仁寿二年(602年)置,治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因濒太湖得名。唐辖区约今浙江省湖州、德清、安吉、长兴等市县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改为安吉州。(3)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北城墙磖子,属上京龙泉府。辽废。


猜你喜欢

  • 银河桥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南。清光绪 《梁山县志》 卷3: 银河桥在 “县东四十五里,接蟠龙溪,水迤逦南流,月夜望之如银河,故名”。

  • 巫子城

    即今四川巫山县。《旧唐书·地理志》 巫山县:“巫县隋加‘山’字, 以巫山硖为名。旧治巫子城。”

  • 东宁省

    清康熙八年(1669)郑成功子郑经改东都承天府置,治所在今台湾台南市。辖今台湾岛和附近澎湖等岛屿。二十三年(1885)改置台湾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郑成功子郑经置,治今台湾省台南市。辖今台湾岛以

  • 奇勒尔部

    亦作欺勒尔、济勒弥。清代对居住于所属黑龙江下游民族的称呼,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清何秋涛 《朔方备乘》 卷1: “自宁古塔东北行三千里曰奇勒尔,滨大东海,俗产与奇雅喀喇同。” 奇勒尔人在驱逐沙

  • 兴水县堡

    亦作兴水堡。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北五十里清水岘。明《辽东志》卷3:兴水县堡“官军一百九十五员名。堡北烟笼山可屯兵,堡东王保儿山可按伏”。

  • 五常府

    清宣统元年(1909)改五常厅置,属吉林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及尚志市的部分地区。1913年降为五常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五常直隶厅置,治今黑龙江省五常市。191

  • 竹古弄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 吕合镇

    即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明置巡司于此。清为吕合驿。在云南省楚雄市北部。面积170.99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庙(村),人口840。相传南诏时吕纯阳来过此地,后建有吕祖阁,名为吕

  • 楚望山

    在今湖北石首市西。《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绣林山” 条下: “县西二里有楚望山,一名望夫山。相传昭烈泊舟江北沙浦,孙夫人于此望之。”

  • 大紫山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百三十里。《水经·漻水注》:赐水“水源东出大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