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湛卢山

湛卢山

在今福建松溪县南。《宋书·州郡志》 建安太守: “闽中有山名湛,疑湛山之炉铸剑为湛炉也。” 《新定九域志》 卷9建州有湛炉山,“ 《图经》 云: 昔湛王铸剑于其上,因而为名”。《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 《旧志》: “山在县南二十里,接政和县界。山形峭拔,尝有云雾凝其上,炉冶遗迹尚存。”


又称湛炉山、湛庐山。在福建省松溪县境。主峰湛云峰(1230米)距城12千米。群山逶迤,重峦叠嶂,有湛云、玉女、剑炉三峰峙立。相传春秋时,欧冶子曾在山上铸剑,以为越王所铸五剑之一湛卢为山名。《宋书·州郡志》引张勃《吴录》:“闽中有山名湛,疑湛山之炉铸剑为湛炉也。”《新定九域志》建州:湛炉山“《图经》云,昔湛王铸剑于其上,因而为名”。山中有炉岩、试剑石、铸剑炉、欧冶祠、欧冶洞、湛卢峰、断碑等十六胜景。山顶有古刹清凉寺,始建于唐神龙年间。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等建筑。寺南原为宋宝文阁待制陈戬祠,后改称大奶殿。


猜你喜欢

  • 长径山

    亦作长径山。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1连山县:长径山在“县东九里。中有长径通往来。《夏瑜记》云,山在城东四里,高数百丈,周二十里。脉自州东巾子山来,山势中断,若蜂腰然。有径路

  • 独山江

    在今贵州独山县南。《清史稿·地理志》独山州: “独山江,即都江上源。”

  • 圁阴县

    即圜阴县。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陕西佳县西北秃尾河南岸。《水经·河水注》: 圁水“又东径圁阴县北,汉惠帝五年立,王莽改曰方阴矣”。东汉末废。

  • 鄞江桥街

    旧名小溪。即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清光绪 《鄞县志》 卷2 《市镇》: 鄞江桥街 “距城五十五里”。

  • 乌雷州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南海中乌雷山。《元和志》卷38乌雷县:“总章元年置在海岛中,因乌雷州为名。”

  • 苍岩山

    在今河北井陉县南苍岩山镇。《清一统志·正定府一》:苍岩山“在井陉县(按:指城关镇)西南七十里,层峦耸翠,高出云表,中有石泉,虽旱不竭”。(1)在河北省井陉县西南。群峦叠翠,林深谷幽,有“五岳奇秀揽一山

  • 咸 (鹹)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六十里。《春秋》: 僖公十三年 (前647),“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杜注:“卫地。东郡濮阳县东南有咸城。” 《水经·瓠子河注》: 瓠子故渎

  • 蜀江

    ①即今四川长江之别称。《寰宇记》 卷120涪州: “ 《四夷县道记》 云: 故城,在蜀江之南,涪江之西。” 《舆地纪胜》 卷174涪州: 蜀江 “发源岷山,经嘉、叙、泸、重庆至城下,自成都登舟十三程,

  • 衙前街

    即今江西遂川县北七十里衙前乡。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移秀州巡司驻此。

  • 贵原山

    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东连火烧岭,南通福建光泽县,西连昂山,北接鳜鱼峰。《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 贵源山 “广七十余里。内多良田,物产蕃庶”。《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贵溪县:贵源山 “民俗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