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阳营
即车后营。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滦阳乡。《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三屯营” 条下: “滦阳营,《郡志》 谓即辽所置滦河县也。县属泽州,金废。明初置滦阳营于此。隆庆初亦为三屯营兵驻顿处,改今名 (车后营)。” 清称滦阳城。
即车后营。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滦阳乡。《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三屯营” 条下: “滦阳营,《郡志》 谓即辽所置滦河县也。县属泽州,金废。明初置滦阳营于此。隆庆初亦为三屯营兵驻顿处,改今名 (车后营)。” 清称滦阳城。
即今甘肃玉门市北宽滩山。《清一统志·安西州》: 宽台山 “在玉门县赤金所东南,嘉峪关西。山宽如台,故名”。
即今湖南株洲县(渌口镇)南五十里王十万乡驻地小花石。《新唐书·地理志》:长沙有花石戍,即此。唐置,即今湖南省湘潭县西南花石镇。属潭州。后废。
在今山东沂水县东。《水经·沂水注》:“小沂水出黄孤山西南流,径其城(故东莞城)北,西南注于沂。”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福建都卫置,治所福州府 (今福建福州市)。辖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内各卫所。清废。
①西周封国。姜姓。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春秋初为莒国所灭。《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夏五月,莒人入向”。即此。②周畿内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明成化十年 (1474) 置,属建阳右卫。治所在今福建浦城县西。清顺治十八年 (1661)废。明成化十年(1474年)置,治今福建省浦城县西。属建宁右卫。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
1913年改宁羌州置,属陕西汉中道。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2年改为宁强县。旧县名。1913年改宁羌州置,治宁羌(今陕西宁强县城关镇)。1942年改名宁强县。
北宋置,即今江西黎川县西南五十五里宏村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北宋置,在今江西省黎川县西南。元于此置巡检司。
南朝陈太建七年(575)置,治所在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西南)。隋废。大业初改辰州复置,治所在沅陵县(今沅陵县)。唐武德三年(620)废。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年)改通宁郡置,治沅陵县(今属湖南)。辖境
清置,属义乌县。即今浙江义乌市东北廿三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