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堡
亦作王鋐堡。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
亦作王鋐堡。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
即今青海湟中县东之南川河。李远 《青唐录》: “ (青唐) 城之西有青唐水注宗河。”
①隋大业元年(605)置,属庆州。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北马岭镇。《元和志》卷3马岭县:“以县西一里有马领坂, 因名。”三年(608)属宏化郡。十三年(617)废。义宁二年(618)复置,治所移至故治北
又作乌丸。为东胡族一支。秦汉之际,东胡遭匈奴冒顿单于的攻击,部分迁居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境,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以为名。以游牧射猎为生。《史记·货殖列传》:燕“北邻乌桓、夫余”。西汉武帝
①即庞戏城。又作彭戏。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南彭衙村、北彭衙村。《史记· 六国年表》: 秦灵公十年 (前415),“补庞,城籍姑”。②战国楚邑。在今湖南衡阳市东。《史记·赵世家》: “复雠、庞、
即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泽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化南镇”条下:“镇北数里曰化北镇,泽朗巡司置此。相传隋时掠琉球五千户居此,因名。”古镇名。即今福建省福清市南泽朗。《读史方舆纪要》福州府福清县: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南十四里百道口附近。《寰宇记》卷66瀛州河间县:“大蒲淀又名大廉陂。在县西南四十一里。《水经注》云:大蒲下导陂沟,竞奔咸注滹沱,是故人因决入之处,谓之百道口,盖有此浦。”
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南四十里八公桥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清军“追至八公桥”。
又名灵山寺。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洪塘镇北灵山山岙。始建于唐,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1013)重建。在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藏经楼,以及两侧僧房、钟鼓楼等,依山势而建。大殿仍保持北宋建筑风格,
亦作厄鲁特。指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移居青海者。《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国初有厄鲁特顾实汗者,自西北侵有其地,遣使修贡。顺治十年诏封遵文行义敏慧顾实汗,后自分其地为左、右二境。部落散处其间,谓之西海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四里。宋《乾道临安志》卷2:东梓巡检司寨“在富阳县界”。明以后废。集镇名。在浙江省富阳市西南部、富春江南岸。东图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00。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于此置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