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戛
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即小江) 北侧。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见硕色 《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 及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即小江) 北侧。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见硕色 《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 及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①集镇名。在今四川普格县西北白水村。《明史·地理志》 建昌卫:“东南有白水巡司。”《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龙溪镇”条内:“白水巡司在(西昌)县东南二百里……明置,久裁。”②即今云南沾益县东北白水。民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北。《寰宇记》 卷 125 怀宁县:皖城 “其城居皖水之北,遂号为皖城”。七年 (624)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安徽省潜山县北
在今陕西华县西南。《山海经·西山经》:符禺山“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
在今山西阳泉市西南郊十二里林立村山腰。原为佛寺,额曰“万岁寺”, 至清代佛像已毁,改奉关羽,始称今名。创建年代不详。北宋宣和四年(1122)重建。明、清曾予补修。现存正殿仍为宋代原构。殿内脊板、六椽栿
①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南朝宋以来,先后置睢陵、睢阳、池南、招义、化明、招信等县,至元始废。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本名松源镇,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置松源县。北宋开宝
清宣统元年(1909)改兰仪县置,属开封府。治所即今河南兰考县。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54年与考城县合并为兰考县。古旧县名。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兰仪县置,治今河南省兰考县
即硖石山。在今浙江海宁市。《方舆纪要》卷90海宁县: 硖石山 “一名紫微山,唐白居易尝登此,因以其官名之”。
明嘉靖末置,属海阳县。在今广东丰顺县北丰良镇。明嘉靖末置,即今广东省丰顺县北丰良镇。隆庆初筑城。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此置丰顺县。
西汉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十里故城村。晋移治今灵寿县。隋属恒山郡,唐属恒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省入行唐县。八年(1075)复置,属真定府。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
西晋改曲成县置,属东莱国。治所在今山东招远市西西曲成。南朝宋属东莱郡。北魏分东境置东曲城县,因谓此为西曲城县。北齐并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莱州。六年(623)废。即“曲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