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盘龙山

盘龙山

①在今广西横县北。《方舆纪要》 卷110永淳县: 盘龙山在 “县东北七十里。山形蟠绕”。

②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逍遥山” 条下: “盘龙山在县北八十里。相传先主尝立寨于此。其下有普济泉。”

③在今四川阆中市北三里。《寰宇记》 卷86阆中县: 盘龙山,“ 《益州记》 曰: 阆中盘龙山南有一石,长四十丈,高五尺。当中有户及扇,若人之掩户,故老以为玉女房”。《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蟠龙山“其势如龙,故名”。

④在今四川眉山县北。《方舆纪要》 卷71眉州:盘龙山在 “州北四十里。状若盘龙。一名走马山。下有腊鱼堰水。《志》 云: 州西北十里有回龙冈,自盘龙山南来,或起或伏,至此冈阜高出,遇双河口水,折而西旋,状若回龙”。

⑤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五里。《方舆纪要》 卷56略阳县: 盘龙山 “下有泉水,湾环如盘龙,上有砖浮图。或以此为龙门山”。

⑥在今甘肃庄浪县西。《方舆纪要》 卷58庄浪县: 盘龙山 “在县南四十里。山势回伏,状如盘龙”。庄浪县旧治在今县西北南湖镇。


(1)原名马鞍山。在陕西省米脂县城北。是一座小山头。明嘉靖年间就山势修建真武庙,主体建筑有乐楼、梅花楼、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兆庆宫。建筑布局严谨,构筑奇巧。据传李自成在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派其侄李过回家乡米脂县修筑行宫和祖先坟墓。李过看此山形势雄伟,便将真武庙扩建成行宫。为陕西罕见的一组木构建筑群。1985年建米脂县博物馆,有李自成生平展览和米脂县历代出土文物展。(2)即“盘山”。

盘龙山李自成行宫


猜你喜欢

  • 龙都

    即龙城。又名和龙城、黄龙城。即今辽宁朝阳市。《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八年(352)前燕慕容儁即位,“改司州为中州,建留台于龙都”。胡三省注:“赵置司州于邺。燕初都龙城,时迁于蓟,故建留台于龙城,谓之龙都

  • 兀刺海路

    元改西夏黑山威福监军司置,治所在兀剌海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明初废。

  • 猫儿峡

    原名大茅峡。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为长江小三峡之一。王士正 《蜀道驿程记》云: “过猫儿峡,莲峰叠崿,亏蔽云日,一山突起,石棱刻露,其色青碧,曰青石尾。”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与江津市间。系长江切

  • 黑石岭堡

    明宣德三年 (1428) 筑,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五十五里黑石岭村。清设把总驻此。

  • 哈密力

    即今新疆哈密市。《元史· 巴尔术阿而忒的斤传》: 至元间,火赤哈儿的斤亦都护 “还镇火州,屯于州南哈密力之地”。即此。又称合迷里、渴密里、感木鲁、感鲁木、哈梅里、可梅里。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明

  • 背石山

    亦名夹道双山或双山。在今广西柳州市北。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

  • 苏坡桥

    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十五里苏坡乡。清同治《成都县志》卷2:苏坡桥在“县西南十五里。架木为桥。……南岸温江,北界县界有场即名苏坡桥,跨清水河”。

  • 天柱山摩崖石刻

    在今山东平度市北五十里,为大泽山天柱峰。上有北魏郑道昭、郑祖述父子的摩崖碑刻,书法具有从汉隶到楷书过渡的特点。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西余山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十八里。《寰宇记》卷94乌程县:西余山“在乌程县东一十八里。《舆地志》云:汉文帝封东海王摇之子期视为顾余侯,至孙,坐酎金失国,即此地也”。

  • 经扶县

    1932年9月析河南光山县及湖北黄安、麻城二县地置,属河南省。治所在新集 (今河南新县治)。以国民党将领刘峙的号而命名。1947年改为新县。旧县名。1933年由河南省光山县南部和湖北省黄安(今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