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真定府

真定府

五代唐改镇州置。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正定县)。后晋天福七年 (942) 改为恒州,后汉改为镇州,寻复为真定府,后周又改为镇州。北宋复为真定府。辖境相当今河北唐河以西,藁城、元氏以北地区。元改为真定路。明复为真定府。辖境东部扩大至今定州、深州、南宫等市境。清雍正元年 (1723) 改名正定府。


五代唐改镇州置,其后省复多变。宋治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井陉、元氏、栾城、藁城、新乐、行唐、阜平之间地。为真定府路治。宋、金时为河北西路治。元改为真定路,明洪武初复为府。辖境东部扩至今定州、深州及南宫等市境。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为正定府。


猜你喜欢

  • 大寒山

    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与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之大达坂山。《清史稿·地理志》:大通县“北:大寒”。民国《大通志》第一部:大寒山“去县城北四十五里,居浩亹河之南,壁立千仞, 自西至东,横亘二百余里,划

  • 掌天山

    一作掌夫山。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接南部县界。《元和志》 卷33临津县: “掌夫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晋太安元年,遣都护卫博讨李特,特遣将李荡自掌夫山要博,博为伏兵所围,即此山也。” 《寰宇记》 卷86西水县

  • 蛮中

    春秋时戎蛮居地。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汉书· 地理志》 河南郡新成: “蛮中,故戎蛮子国。” 《续汉书 ·郡国志》 河南尹新城: “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蛮中。” 《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陆

  • 甫和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 阚水

    即黚水。今贵州湄潭县西湄江。《水经·延江水注》: “黚水亦出符县,南与温水会,阚骃谓之阚水。” 《水经注疏》 谓即今合湘江之仁江。

  • 芭蕉关

    在今贵州普安县东十里。《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芭蕉关在“州东八十五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8普安县:“芭蕉关在城(东)北十里。凿岭为关,奇险厄要, 今设塘为入滇旧路。”

  • 淮源庙

    一名淮渎庙。或称淮渎祠。初建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东汉延熹六年 (163) 移建于今桐柏县城关镇东关。《续汉书·郡国志》 平氏县注引 《荆州记》: “ (大复) 山南有淮源庙。” 《元和志》

  • 卫辉府

    明洪武元年(1368)改卫辉路置,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获嘉、淇县等市县地。1913年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卫辉路置,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属河南布政使

  • 高成县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二十里故城村。东汉改为高城县。②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县南。东汉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故城。为都尉治。东汉改为高城

  • 蔚汾水

    在今山西兴县北。源出岚县西,西流入黄河。《方舆纪要》 卷40岢岚州岚县 “大贤河”条: “蔚汾水在县西,源出尖山,流经州境,入兴县界,注于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