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县
①东魏置,为神武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南。后废。
②北齐置,为神武郡治。治所在今山西神池县东北。后为太平郡治。北周改属广安郡。隋属马邑郡。唐初废。辽复置,为武州治。移治今山西神池县。金废。
古县名。(1)东魏置,治今山西省山阴县东南。为神武郡治。后废。(2)辽置,治今山西省神池县。初属朔州,后为武州治。金废入武州。
①东魏置,为神武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南。后废。
②北齐置,为神武郡治。治所在今山西神池县东北。后为太平郡治。北周改属广安郡。隋属马邑郡。唐初废。辽复置,为武州治。移治今山西神池县。金废。
古县名。(1)东魏置,治今山西省山阴县东南。为神武郡治。后废。(2)辽置,治今山西省神池县。初属朔州,后为武州治。金废入武州。
又名皂口溪水。即今江西万安县南社坪河。《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皂口江在“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吉安府一》:皂口溪水“源出赣县界三龙山,北流经县西南六十里之上下造,有泉流合焉, 又经社坪,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罗州置,治所在廉江县 (今广东廉江市东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广东廉江市及化州、吴川二市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复为罗州。
1937年8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东靖边、新城、横山三县合置,治镇堡 (今陕西靖边县南镇静乡)。取靖边、横山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1月改名靖边县。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8月由东新城、东靖边、横山三县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升连山县置,属广东省。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1912年复改连山县。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升连山县置,治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直隶
唐景龙四年(710)置,在伊州(今新疆哈密市)。后移治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伊吾军,开元中置,在伊州西北五百里甘露川,管镇兵三千人,马三百匹,在北庭府东南七百里。”
本肃慎,汉、晋时称为挹娄。《晋书·四夷传》: “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 不咸山即今吉林长白山。时挹娄即分布在长白山北,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
即今湖北保康县南马良镇。《方舆纪要》卷79房县:马口良堡在“县东南二百里。成化中建”。
故地在今印度卡奇湾北岸蒙德拉一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曼陀郎,国界西北隔,与波宁接壤。壤瘠,宜种麦。”
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水经·易水注》:白杨水“出逎县西山白杨岭下,东南流入濡水”。又《清一统志·易州》:白杨岭“岭多白杨树,故名。俗讹为白羊”。
即比如宗。今西藏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