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因寺
亦作福荫寺。清嘉庆九年 (1804) 建,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嘉庆十一年赐名 “福因寺”。因地处定远营 (后改名巴彦浩特) 北,俗称北寺。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之一。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亦作福荫寺。清嘉庆九年 (1804) 建,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嘉庆十一年赐名 “福因寺”。因地处定远营 (后改名巴彦浩特) 北,俗称北寺。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之一。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一名黑阳河。即海道。在今河北昌黎县南。自今河北天津市东海岸北经昌黎县至山海关。《明史·地理志》 昌黎县: “黑阳河,自天津达县之海道也。” 《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溟海” 条下:“ 《志》 云,
又称中国东省铁路。即中东铁路。干线从今内蒙古满洲里市经黑龙江哈尔滨市至绥芬河市。支线从哈尔滨经吉林长春至辽宁旅顺。中东铁路曾用名。
①汉长安桂宫中的宫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遗址。《汉书· 武五子传》: 燕王旦 “因迎后姬诸夫人之明光殿,王曰: ‘老虏曹为事当族!’ 欲自杀”。即此。《三辅黄图》 卷2引 《关辅记》: “桂宫
秦置,为衡山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黄州市北十里禹王城。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都此。西汉属江夏郡。三国吴属蕲春郡。西晋属弋阳郡。东晋咸和中为西阳郡治。咸康四年 (338) 又兼南豫州治。五年(339),后赵石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白石砦” 条下: “又思罗巡司在县南百三十里思罗村。洪武中置,旋废。”
①西晋武帝时改武安县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南河宁省南定县东南。隋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属交州。后废。②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河南叶县东南。十八年 (494) 属
在今贵州仁怀县境。《明史·吴广传》: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之役,广军出合江,屯二郎坝 (今贵州习水县东南二郎乡),“陶洪、安村、罗村三砦土官各出降,他部来归者数万”。约在今贵州省仁怀市境。
在今新疆叶城县东南叶尔羌河东岸黑恰道班。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可卡提达坂山口……又十里至黑黑子将杆,柴足草缺。”
①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改南定州置,治所在郁林郡布山县(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古城)。大业二年(606)改为郁州。②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马邑县(今云南牟定县东北十二里马厂)。辖境约当今云南牟定
又名高禅山。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三里。《汉书·武帝纪》: 太初元年 (前104), “䄠高里”。注: “伏俨曰: 山名。在泰山下。”古山名。又称亭禅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南。西汉太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