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禹门河

禹门河

即今山西汾阳县北之禹门河。源出县西北张家堡西,东南流入文峪河。《方舆纪要》 卷42汾阳县: 禹门河在 “城西十里。西山诸溪之水会流于此,谓之河口,伏流潜注,东入于文湖。相传禹导洪水至此,因名”。


猜你喜欢

  • 跌州

    唐置, 初为都督府, 隶北庭都护; 后降为羁縻州,属呼延都督府。当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

  • 虎岭寨

    在今福建龙岩市西。《清一统志·龙岩州》: 虎岭寨 “在州西门外。宋置巡司。久废”。在今福建省龙岩市西。宋置巡检司于此。

  • 保俶塔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宝石山上。高45米。北宋开宝中吴越宰相吴延爽建。咸平中,僧永保募资重建。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卷8: 永保 “行人呼师叔,遂称保叔塔”。后叔讹作俶。原名应天塔,又称宝石塔。在浙

  • 买赛河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之梅江河。《明史·地理志》 平茶洞长官司:“西有百岁山,哨溪出于其东,满溪出于其西,合流入买赛河。”

  • 纳文慕仁盟

    原称西布特哈地区,即清末所设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所辖区域。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东分省。1945年解放,1946年3月,在扎兰屯成立纳文慕仁省政府,同年6月改称纳文慕仁盟,属兴安省。“纳文慕仁”,

  • 紫芦湖

    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十里,南通浍河。清光绪重修 《安徽通志》 卷30: 紫芦湖 “产紫芦”。故名。

  • 火井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火井镇。西晋张华《博物志》卷2:“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于家火即灭。”西晋左思《

  • 油榨墟

    即今湖南永兴县西南四十里油市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永兴县图: 县西南有油榨墟。

  • 马召原

    在今陕西周至县南马召乡。明崇祯九年(1636)七月,闯王高迎祥率领农民起义军与孙传庭大战于此。

  • 山坡

    亦名山陂。即今湖北武昌县南六十里山坡乡。清设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武昌府》:山坡巡检司“在江夏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系马驿,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改设巡司”。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清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