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州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治所在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扶南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笼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大部,崇左、上思二县部分地。唐末废。
唐置,治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辖境相当今扶绥、崇左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扶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笼州。宋属邕州左江道所领羁縻州。唐末废。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治所在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扶南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笼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大部,崇左、上思二县部分地。唐末废。
唐置,治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辖境相当今扶绥、崇左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扶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笼州。宋属邕州左江道所领羁縻州。唐末废。
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德化县:均山在“县东北百八十里。山势峭拔,延广数十里”。
即今江苏通州市 (金沙镇) 东南十二里金余乡。清光绪 《通州直隶州志》 卷1: 东 “五十里曰金余镇”。
西藏古代族部名。“发”,藏语“蕃”的异译;“羌”,汉代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东汉和帝永元十三年(101),迷唐羌由青海南迁。《后汉书·西羌传》 载:“其种落不满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敦
即琼华岛。在今北京市北海公园南部。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置,属绥建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西南三十里。南朝梁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绥州。贞观元年(627)又废。
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 “平西驿” 条下: “又蓝屋驿,在县北七十里。成化十年,徙清流县玉华驿于此,改今名。”在今福建省上杭县西北。明成化十年(1474年)徙清流县玉华驿于此。为
即江巴林寺。在今西藏昌都县城杂曲与昂曲汇流处之楮惹山上。清乾隆《卫藏通志》卷6:察木多“有江巴林寺,亦名戒空寺”。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婴山在太原县西北三里。《隋图经》 云: 婴山,并州之主山。”
即岍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周礼·职方》 雍州: “其山镇曰岳山。”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松花江畔兆麟公园内。李兆麟(1908—1946),原名李超兰,化名张寿篯,奉天辽阳小荣官屯(今属辽宁灯塔)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曾任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