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观
在今广东广州市海珠区五凤村东漱珠岗上,为广州著名道观。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开山祖师李明彻,字飞云,号青来,广东番禺人,精通测量、西洋绘画及天文气象。寺观规模宏大,但历经沧桑,今仅存山门、灵官殿、拜亭、大殿、朝斗台。朝斗台为李明彻晚年观察星象、研究天文之地。
在今广东广州市海珠区五凤村东漱珠岗上,为广州著名道观。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开山祖师李明彻,字飞云,号青来,广东番禺人,精通测量、西洋绘画及天文气象。寺观规模宏大,但历经沧桑,今仅存山门、灵官殿、拜亭、大殿、朝斗台。朝斗台为李明彻晚年观察星象、研究天文之地。
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明史·地理志》彭山县: “东北滨大江,内江自双流县流入焉,即牧马川也,合流而南,亦曰武阳江。”
又作皋埠市。即今浙江绍兴县东皋埠镇。清康熙 《会稽县志》 卷1 《市镇》: 皋部市 “在县东二十里”。乾隆 《绍兴府志》 作皋步市。
在今河南杞县境。《清一统志·开封府一》: “桃陵,在杞县东南十里。……又县东南三十五里曰青陵,西南五十里曰翟陵,又东北二十里曰武陵,皆土阜也。俗亦谓之五陵。《陈留风俗传》: ‘雍丘有五陵之名’。”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左传》:襄公十八年 (前555),晋侯伐齐,入平阴,“荀偃、士丐以中军克京兹”。杜注: “京兹,在平阴城东南。”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肥城市西。鲁襄公十八年(前5
唐时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道路名。附见《新唐书·地理志》,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所言入西域道,除在今新疆境内的若干支线外,其主要干线有二:(1)为由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至安西(
在今江西玉山县西,山南为妼姆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1: 广信府玉山县西有妼母山。
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莱阳县西南部析置,治南墅 (今山东莱西市西北南墅),后徙南岚(今莱西市西北南岚)、韶存庄 (今莱西市西北韶存庄)。1949年迁水集镇 (即今莱西市)。1950年撤销,并入莱阳
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 《方舆纪要》卷42壶关县:十八盘隘“在县东南八十五里。以回盘险僻而名,路通河南林县”。
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北。《左传》:僖公十九年(前641),“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续汉书·郡国志》:琅邪国临沂“有丛亭”。注引《博物记》曰:“县东界次睢有大丛社,民谓之食人社,即次睢之社。”一
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为唐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器胎质细洁,釉色白润。古窑名。窑址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为唐代著名瓷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