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绵山

绵山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东。《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绵山 “在州东九十里,一名紫荆山。周三十里,泽发水出焉”。《清一统志·平定州》 云: “旧传介子推避晋文公处,中有介子推庙。”

②又名介山。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古时山下有绵上之田,因名。《清一统志·汾州府》: 介山 “在介休县南四十里。即介之推隐时,山下地名绵上。亦曰绵山”。

③在今四川绵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67绵州 “富乐山” 条内: “绵山在州治北二里。州以此名。”


又称介休山,简名介山。在山西省介休市区南20千米处。古时山下有绵上元田,故名。周匝百余里,山势巍峨,属太岳山。汾河依峡南流。相传春秋时,介子推挟晋国君重耳不赏之嫌携老母隐于此,君遍觅不得,焚林迫其出,俟火熄,方知母子已枯焦。后人怀念介子推,于清明前二日禁火三日,名为寒食节。山与市亦以介为名。又传唐太宗之妹曾修道于此,故崖名李姑。山巅有寺,名云峰,峭壁下一岩穴,名抱腹岩。岩下有一泓泉水,日夜淙淙。拾级而上,群峰邃壑,尽收眼底。


猜你喜欢

  • 大洪岭

    又名大洪山。在今安徽祁门县北。《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共山“在祁门县北五十里,与石埭县接界。大共之水出焉。亦作大洪山”。

  • 唐沟镇

    亦作塘沟。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塘沟。以唐沟河为名。清乾隆 《当涂县志》 卷6 《镇》: 唐沟镇 “在县东南一百里湖阳乡”。

  • 严州

    ①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嶲城置,治所在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寰宇记》卷80嶲州:严州“取其严敬为称”。五年(570)改为西宁州。寻复为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复改为西宁州。②唐武德四年(621

  • 木重州

    即作重州。木为作之讹。在今四川康定县境。

  • 板桥哨

    明置,属普安州。在今贵州普安县西。

  • 徐堨

    又名徐塘。在今安徽含山县南。《资治通鉴》: 魏甘露二年 (257),“因吴人欲向徐堨,(诸葛诞) 请十万众以守寿春。” 胡三省注: “徐堨,即徐塘,在东关之东。”

  • 绥德县

    ①西魏大统十二年 (546) 于邱宁谷置,为绥德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西北清涧河南岸。北周属安宁郡。隋属雕阴郡,隋末废。唐武德二年(619) 复置,移治清涧河北岸,即今清涧县。后属绥州。五代末年废。

  • 浙江省

    清初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置,为内地十八省之一。治所在杭州府 (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除嵊泗县外的浙江全省。1953年嵊泗县由江苏划入,遂成今浙江省境。简称浙。在中国东部沿海。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

  • 裴家潭

    在今河南浚县西,与长丰泊相近。《宋史·河渠志一》: 天禧四年 (1020),李垂言疏河利害: “臣请自卫州东界曹公所开运渠东五里,河北岸凸处,就岸实土坚引之,正北稍东十三里,破伯禹古堤,注裴家潭,径牧

  • 芙蓉岛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北海中芙蓉岛。元于钦《齐乘》卷1:浮游岛在“莱州北海中。望若浮游然。俗讹曰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