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母岭
即今吉林长春市南哈兰大岭。《金史·温迪罕移室懑传》: “契丹反,败会宁六猛安于缔母岭,屯於倍、韩两州之境,移室懑率数千人杀贼万人於伊改河,以功迁临潢尹。”
即今吉林长春市南哈兰大岭。《金史·温迪罕移室懑传》: “契丹反,败会宁六猛安于缔母岭,屯於倍、韩两州之境,移室懑率数千人杀贼万人於伊改河,以功迁临潢尹。”
又作香城山。在今江西吉安县南。《舆地纪胜》卷31吉州:香城山“在城南。耸秀如锋笔然”。《清一统志·吉安府一》:芗城山“在庐陵县南四十里,周围一百里,接永丰吉水界。亦号三县山,中一峰尤奇秀,胡氏世居其下
唐置,属安仁县。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二十里。《资治通鉴》:唐中和二年(882),高仁厚讨邛州阡能,至双流县西,得降者,悉抚谕书其背为“归顺”字,“至延贡可归”。即此。
在今新疆西南部阿克苏市西。为塔里木河上游水量最大的源流。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7:阿克苏郭勒“在阿克苏南四十里。自北山之呼木阿里克郭勒,托木干达里雅东南,过阿克苏西孔道百余里,合流为阿克苏郭勒。至哈尔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二十八年(1395)废。建文四年(1402)复置。后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辽宁省北宁市。属辽东都司。二十八年废。
在今甘肃环县西。《方舆纪要》 卷57环县 “咸河” 条下: “又有甜河,在城西三里。从蕃部鼻家族北界来,供人饮食。亦曰甜水沟,流注环河。”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首祉乡。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嘉靖四十年(1561)葺寨为城。
①在今江苏邳州市北。东魏于此置艾山县,以此山为名。②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6胶州“铁橛山”条下:“艾山旁有天泽泉,即艾水之源也。”③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南。《春秋·隐公六年》杜注:“
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七十里演武乡。一说在县北。《华阳国志·大同志》:太安元年(302),河间王颙遣督护博西征讨李特,“博次梓潼,……为特所破于阳沔”。即此。在今四川省梓潼县北。西晋永宁二年(302年)李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葫芦垡乡西南,小清河东岸赵庄。清设管河县丞驻此。在陕西省兴平市西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赵村,人口 5930。相传初名赵祖村。后简为今名。1949年设赵村乡,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清乾隆十九年(1754)移南里乡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东。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孙岭村移南里乡巡检司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