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州

罗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石龙县 (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市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六年 (623) 治所在石城县 (今广东廉江市东北)。天宝元年 (742) 改为招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罗州。辖境相当今广东廉江、吴川二市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

②南朝梁置,治岳阳 (今湖南汨罗市东北长乐镇)。辖境相当今湖南湘阴、汨罗、平江等县市地。陈废。

③西魏置,治所在竹山县 (今湖北竹山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房州。

④北齐置,治所在齐昌郡 (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陈改为蕲州。

⑤隋大业初改岳州置,治所在巴陵县 (今湖南岳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南、北、东沿岸各县市地。寻改为巴陵郡。

⑥唐武德元年 (618) 于延福县境侨置,治所约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南部。贞观二年 (628) 废。

⑦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罗山县 (今河南罗山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罗山县地。八年 (625)废。


(1)南朝梁置,治石龙县(今广东化州市)。辖境约相当今广东省茂名、化州、吴川等市。隋大业初废。(2)西魏置,治竹山县(今属湖北)。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房县、竹山等县地。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房州。(3)隋大业初改岳州置,治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辖境约相当今湖南省华容、南县、临湘、岳阳、汨罗、湘阴、平江等县市。后改为巴陵郡。(4)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石城县(天宝初改廉江县,今广东廉江市)。辖境相当今廉江市和吴川市西部地区。天宝元年(742年)改招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罗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并入化州。


猜你喜欢

  • 五里沟

    在今山东济南城西,旧为乡村。清光绪三十年(1904)自辟为商埠。今为槐荫区五里沟街道办事处。

  • 东恒农郡

    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西城县(今河南内乡县西北)。西魏改为武关郡。北魏太和中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境。辖境不详。西魏改为武关县。

  • 东阳江

    兰江支流。一名吴宁溪水。亦名婺港。在今浙江金华市南。《元和志》卷26金华县:东阳江“有二源,一南自永康县界流入,一东自义乌县界流入,至县界南合为一,谓之东阳江”。金华江上源之一。在浙江省中部。南、北两

  • 春秋宋邑,战国入楚。即今江苏沛县。《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至沛,见老聃。”又《战国策·魏策一》:张仪谓魏王曰,“楚破南阳九夷, 内沛、许、鄢陵危”。皆此。古邑名。春秋宋邑。即今

  • 延嘉镇

    金置,属开封县。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后废。

  • 大源水

    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0上下冻州:大源水“在州(治今下冻镇)北。源出八峰山,东北流,入于丽江”。

  • 三十二窟山

    在今河北迁西县北稍东五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三十二窟山“在县西北百八十里。袤五十里, 高七八里,盘折而上。郭造卿曰:辽泽州有神山、九宫、石子岭,此山可以当之,因改名泽高山”。

  • 方孝孺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雨花台东岗后山西北麓。方孝孺(1357一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人称正学先生。浙江宁海人。宋濂弟子。明惠帝朱允炆即位,任侍讲学士。燕王(即成祖)兵入京师(今南京),令其起草登极

  • 汶东州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 沙埕堡

    一作沙城堡。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沙埕镇。三面俱海,为征榷要冲,商民辐辏。《明通鉴》附编:清顺治六年(1649)春正月,“(明)鲁王次福宁之沙埕”,即此。又作沙城堡。即今福建省福鼎市东南沙埕镇。三面俱海,